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粮食产量和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培育抗性品种和施用化学农药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由于稻瘟菌易变异,培育抗性水稻周期过长,化学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严重,因此寻找有效的稻瘟病防治手段对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众多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在生物防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主要以实验室保存的特基拉芽孢杆菌GYLH-1为研究材料,以稻瘟病为靶标病害,研究特基拉芽孢杆菌GYLH-1对稻瘟菌Guy11的抑制机制,包括对菌丝形态、分生孢子芽管萌发和附着孢形成的抑制;通过离体叶片实验和田间试验评价GYLH-1菌株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对GYLH-1菌株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期望从中分离出具有抗稻瘟菌活性的新的单体化合物。实验探究了GYLH-1菌株发酵液对稻瘟菌Guy11抑制作用。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GYLH-1发酵液能影响Guy11菌丝的形态,使其出现褶皱、畸形和皱缩等现象;当发酵液加入到稻瘟菌Guy11培养液时,稻瘟菌培养液中DNA和RNA等核酸类物质含量上升,并且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说明GYLH-1菌株产生某种抑菌物质破坏了稻瘟菌Guy11的细胞膜,引起菌体内物质泄露,从而导致菌体死亡。FDA-PI染色证实了GYLH-1发酵液能破坏了菌丝细胞膜,使细胞膜受损。通过对稻瘟菌Guy11-GFP分生孢子形态的观察,发现GYLH-1菌株发酵液对Guy11分生孢子萌发、附着孢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GYLH-1发酵液含有某种抑菌物质对分生孢子芽管具有致畸作用,畸形的芽管无法正常形成附着孢。离体叶片实验证明:用GYLH-1发酵液处理稻瘟菌分生孢子后,其侵染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离体叶片实验表明,GYLH-1菌株对稻瘟病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并且菌液的防治效果优于发酵液防治效果,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在室内证实了GYLH-1菌株发酵液和菌液均有稳定得较高活性的前提下,喷施发酵液和菌液处理水稻叶片,发现其对叶瘟表现出较好得防治效果。喷施1X发酵液和菌液效果最佳,有效降低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病情况,与0.1mg/mL多菌灵的防效相似,此外,研究也证明了GYLH-1菌株对稻瘟病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可能由于先喷施GYLH-1菌株,使它在水稻叶片上大量定殖,占据有利生态位点,与稻瘟病原菌形成了竞争作用,进一步防止了稻瘟菌对叶片的侵染。通过对抑菌物质进行极性大小检测,再结合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该类物质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实验表明,其抑菌物质易溶于甲醇和水等大极性溶液,再使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将收集的具有活性的部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再一次分离纯化。最后,我们得到一个具有很强活性的纯物质,通过质谱结果显示分析,其分子量约为4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