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体育类专业学生对二语学习策略的使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国内的二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或善学者所使用的策略,也有少数研究致力于一般高等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由于学科和生源的局限性,体育类院校有别与一般高等院校。本文作者对一所体育类院校一年级学生的二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等问题进行调查。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收集了许多相关的实验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和访谈等手段,笔者对97名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以及记忆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1).参与者使用元认知策略最频繁,而社会/情感策略使用最少; 2).25项单个的学习策略与考试成绩成显著正相关,没有单个的学习策略与考试成绩成负相关;学习策略群的使用与考试成绩成显著正相关; 3).参与者的性别和英语学习水平会对学习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 通过深层分析调查结果,笔者深入讨论了四种学习策略的运用模式: 1).元认知策略有助于监控语言学习过程以及指导单个认知策略的使用; 2).通过教师布置课内外任务,学生才能够更有效地运用社会/情感策略; 3).认知策略的有效运用应针对二语学习的某个方面;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重复,分组/分类,利用图像等认知策略与学习新单词时使用的记忆策略相结合。 本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体育院校一年级学生的二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教师应增强策略意识,并通过策略培训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给予明确的指导: 2).通过指导二语学习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笔者对今后的学习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从认知语用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隐喻的实质、隐喻的使用和理解以及隐喻的实时建构过程和内在工作机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