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师应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2011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快速作答、自信展示并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可将语文课堂教学推向高效优化,可有效地抑制当前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本研究分别按“溯源——解读——诊断——措施”四个步骤来撰写。以广西EEPO有效教育教改实验为例,讨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主体参与的问题。本研究先是对EEPO有效教育、主体参与等相关问题、概念等进行厘定与追本溯源,对相关概念的理论基础进行综述整理;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前广西EEPO有效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解读;再通过课堂观察、访谈、课例解读与分析等形式对语文课堂改革作深一步研究诊断。调查和研究发现:学生主体参与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关,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参与度问题。针对解读与诊断的发现,本研究在最后一章提出了宏观方面的措施。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学生主体参与的度与量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除了学生主体意识、非智力因素等主观原因,还有教师下放学习主动权和对学生主体意识的认识等客观原因。综观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虽然研究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是流于形式的理论,较少有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本研究是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一项成果,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能结合时下广西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