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外翻译理论家纷纷把篇章语言学所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研究,这主要取决于两者共同具有的特质:篇章语言学科和翻译学科都需要从高于词或句的层次上,也就是说要从语篇的角度来准确地描述语境。衔接手段是篇章的重要特征,长期以来广受关注。
虽然英语和汉语在衔接手段的分类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大致可以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手段,但是英语和汉语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为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所以和汉语相比,英语更加强调显性衔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汉翻译中对衔接手段的处理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分析总结一下英汉语的这些异质性特征,并且指出这些特征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然而,以往对英语和汉语在衔接手段方面的比照研究,大都停留对两种语言各自所具有的衔接词汇的列举方面,很少涉及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那些异质性特点,这些异质性特点对翻译产生的影响也缺乏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受此启发,本文拟从篇章分析的角度对英汉的衔接手段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并从大量例证出发归纳出比较系统全面的翻译策略。
本文的研究方法侧重对比研究和实例分析。首先在总结韩礼德和常耀信等人对衔接手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进行了分类对比研究,探讨了两种语言中五种衔接手段各自的特点。其次,本文列举大量翻译实例,从衔接手段的英汉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出发,经过细致地分析指出了衔接差异性对翻译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所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本文的结构,除了篇首的引言和篇末的结论外,这篇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主要说明本文创作的理论基础。首先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目的是简要回顾一下衔接手段对比研究的发展情况以及从衔接出发的翻译研究的发展情况,并从对以往的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到目前为止衔接翻译研究中尚未得到解决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指出在弥补这些不足的前提下,本文的创新点和写作目的。本章后半部分简要阐述一下翻译与语篇,以及翻译与衔接的关系问题。此外,本文选定韩礼德的衔接手段分类作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原因也将在本章要得到合理的解释,从而指出按照韩礼德的分类标准对衔接手段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为衔接手段对比,主要对英汉语中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衔接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列举了英汉语各自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的衔接体系,总结了一下两种语言在使用衔接上的差异,并粗略地指出了这些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首先作者要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一下产生衔接差异的原因,并且基于大量翻译实例,对英汉翻译中译者对衔接手段的处理作出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首创性的提出了诸如衔接手段内部的转化、转化为其它衔接手段和形式或功能的转变等翻译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从事翻译的工作人员在谋篇组织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