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使用实证手段,通过词汇自由联想测试和自由写作考察词汇深度知识的四个方面(联想词、词频、词块、词义)的习得和发展情况。某大学二年级4个专业231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语言水平测试,成绩分成3组,每组30人,平均分分别为55分、66.8分和85.6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平均分具有显著差异(Sig.=0.000),可以代表三个不同的英语水平。三组分别命名为初级组、中级组和高级组。采取横断研究法,同时观察三组受试者在四个知识上的习得,以考察同一类学习者三个阶段的习得和发展。受试者首先进行高频词词汇自由联想测试,以考察联想词知识。测试设计成试卷形式以“写-写”的方式搜集数据。从West(1953)通用词表2000词随机选取30个测试词,要求受试者针对每个刺激词在50秒内写出尽可能多的反应词。考察三组受试者在三个反应类型(语音反应、语义反应和其他反应)上的差异和总体上二语母语心理词库的异同,进而了解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二语心理词库组织特点。对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该研究发现:(1)学习者组间三类反应呈现一定的规律:第三组语音反应最多,第二组语义反应最多,第一组其他反应最多。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绝大部分组间三类反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2)组内三类反应均是语义反应大于语音反应,前两组都是其他反应大于语音反应,只有第三组的语音反应超过了其他反应。由此得出结论:对于高频词,初级者心理词库没有形成稳定的结构,中级者初步形成一个以语义联系为主的心理词库,高级者心理词库包括语义和语音联系,但以语义为主导。四周后进行作文测试,作为分析其他三个深度知识的素材,统一截取前200词。首先用Range32软件输出代表词频信息的指标—词频概貌。发现受试者作文用词在一二词频上递减,在第三词频和超出词频(Not in the list)上递增。总体上三组受试者在前两个词频上两两之间差别不大,说明学习者产出高频词的情况类似。而高频词产出最少的第三组前两个词频数据相加高达93.34%,说明学习者都过度依靠高频词,反过来说明低频词产出比例低。受试者在第三个词频上差别较大,说明随英语水平提高,学习者第三词频词的产出能力明显提高。分别统计正确和错误的词块的个数。发现从初级到高级阶段正确词块的个数逐渐增多,错误词块逐渐减少。正确词块三组间差异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0。对于错误词块,一二组无差别,第三组明显减少。另外,高频词块的输出占主导,词块种类有限。只统计词义不当词的数目。发现三组词义不当词逐渐减少。差异性分析数据和错误词块类似,即一二组无差别,第三组和前两组相比差异明显。从描述统计量看,词义不当词非常少,200词中最多3个,说明学习者在词义的学习上没有问题。但是句式和表达方式汉语化,令本族语者难以接受。针对词块使用的数目有限和中式英语的现象,提出词块教学法。针对语音反应较多、作文用词过度依赖高频词和低频词的产出率低的现状,提出重组二语心理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