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次硬化钢相变组织与强韧性内在关系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合金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匹配度、较高耐腐蚀性及较低成本的超高强度钢。近些年来,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钢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获得人们广泛地关注与研究,作为承重结构部件的首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国防等重要科技领域。然而由于其合金含量较高,析出相及组织演变较为复杂,热加工工艺等突出问题,进而制约了该类材料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因此,研究新型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的相变组织与强韧性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物理化学相分析等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了不同制度下钢的微观组织及形貌。研究奥氏体化过程中(Mo,W)6C碳化物、(Nb,W)(C,N)碳氮化物对钢的强韧性影响表明:较低温度奥氏体化试样未溶的(Mo,W)6C碳化物除损害冲击韧性外,会促使马氏体基体内较低的C、Mo和W降低了回火过程中的M2C碳化物和析出量,从而削弱了二次强化效应;相反地,较高奥氏体化温度减少未溶(Mo,W)6C碳化物以及(Nb,W)(C,N)碳氮化物细化晶粒两者作用提高了二次强化效应,经1100℃奥氏体化处理组织明显粗化,钢的力学性能下降。在变形温度为850-1200℃、真应变为0.9、应变速率为0.01-10S-1的条件下,测得了钢的高温流变曲线,并通过观察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可知:M54的高温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且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温度也随之提高。通过计算可知M54的热变形激活能为489.712 KJ/mol,并建立了M54的热变形方程。研究了以应变速率为0.1S-1及变形温度900-1200℃范围内钢的热塑性行为及观察分析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和形貌表明:该钢具有优异的热塑性,在变形温度900-1200℃范围内断面收缩率均达到70%以上。不同的变形温度下,峰值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拉伸过程中,在较低变形温度下M6C碳化物对动态再结晶有促进作用。经过1075℃×90minAC,1060℃×75minOQ,-73℃×2hAC,520℃×5hAC(峰时效)处理后,钢的抗拉强度≥2000MPa、屈服强度≥1700MPa、冲击韧性值≥60J及断裂韧度值≥110MPa(?),具备优异的强韧性匹配度。在欠时效状态下,钢的析出相较少二次强化效应较弱;在过时效状态下,经560℃×5hAC时效处理后出现了高温回火脆性,降低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之后随时效温度的提高析出相粗化损害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了VPN产生的需求和VPN的定义,同时深入探讨了一种新一代的VPN技术--APN的原理.
目的初步了解高血压患者服抗高血压药物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性生活的认知状况,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统一的问卷,对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性功能状况的
阐述了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4项战略:科学为本,全面创新;上下启动,多方参与;三分结合,集散有序;一区一法,界权统一。每一项战略的阐述包括三层次:是什么一战略的含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均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在文学批评观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创作的动力、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本质等方面的观点上,既有共同
虚拟现实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传统的二维GIS的数据模型的限制,对于城市三维景观实时漫游,它的应用开发还比较困难。本文探讨了三维城市景观实时漫游的设计方案,给出了模型的建立、显示优化及数据调度的方法。
<正>对于运营商来说,2015年注定是经营模式转变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国内经济发展放缓,移动业务市场日趋饱和,再加上受通信行业营改增及运营商成本压降的影响,电信企业的业
本文分析了"入世"以来海南省吸收FDI的业绩指数与潜力指数,并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正>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凝聚形成的,从某种角度上讲,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前提是企业自身发展比较平稳,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文化可以正常发
在介绍生态恢复的生态学原则、对策目标、途径、构成要素、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以日本兵库县淡路岛“故乡之森”的营造为例,具体说明了利用绿化技术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原理
大数据时代,随着虚拟运营商与第三方支付等新型经济形态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也花样迭出,诈骗方式隐蔽化、智能化、跨境化,已经严重威胁客户资金安全,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