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会选举制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巩固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代国会选举制度,为国家权利的过渡提供了和平的途径,也为公众寻求影响政府公共政策途径和选择政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近代中国而言,以国会选举为主体的政治选举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运行,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以民国初年第一、二届国会为例,考察中国国会选举制度的设计与运行状况,以探究选举制度对于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全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选举、选举制度的基本概念,以及选举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所起的作用和选举制度与代议制民主政体的关系作了简要阐述。接着对中国近代国会选举的实践进行了广角式的扫描,肯定其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意义。进而阐发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还回顾了与本选题相关的学术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之处。   本论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共有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晚清至民国时期政治精英对西方近代选举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并对清末咨议局和资政院选举实践进行了简要评述。近代中国在外来侵略的不断冲击下,开始了制度层面的艰难变革。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制度被知识精英引入中国,选举思想和选举制度即为其中的一部分。文章以戊戌变法为分界线,对晚清至民国时期国内知识精英的选举思想进行了梳理、分析,阐述了中国近代早期选举思想的生成与演进过程。并指出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选举尝试为民国初年议会选举法制建设提供了借鉴。   第二章分别对第一届、第二届国会选举法文本进行了详细解析。关于第一届国会选举法的成文过程,着重评述了临时参议院围绕“选民资格”、“选区设置”、“议员定额”等问题进行的争论,并从六个方面对选举法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解剖,认为第一届国会选举法所规定的自由原则、平等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充分体现了近代选举制度的民主精神。同时从法理上对民初选举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述。关于第二届国会选举法,重点研究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法基础上进行修正的背景、原因以及具体的修正内容。同时分析了两部选举法的异同。   第三章对第一届国会选举的组织工作、选民资格确定和选民登记、选民投票、选票统计和公布、选举结果确认、选举舞弊和选举诉讼等进行了全景式评述,展现了第一届国会选举的运作过程,以明了第一届国会选举的具体操作程序、各级选举机构的组织能力、民众对选举的认同程度,以及选举中不规范行为。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使权力合法性的认可途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国会选举确立新的政治权威,成为时代潮流。民国元年选举法的颁布使第一届国会选举有了法源之依据,在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第一届国会选举的催生和引发一系列积极的社会变迁,对国家政治民主化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选举过程中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政治和社会冲突形式,体现了政治层面新的剧烈对抗和较量。   第四章从选民调查及选民人数、各省及中央选举会选举情形、选举乱象、选举诉讼等四个方面对第二届国会选举的运作过程进行了精细梳理。虽然整个选举按一定程序进行,最终产生了第二届国会,但由于以段祺瑞、徐树铮为首的安福俱乐部完全控制了选举,第二届国会选举出现了严重的贿选现象。本章对选举违法舞弊的类型、手段进行了重点剖析,并从五个方面对选举违法舞弊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通过详细考察第一届、第二届国会选举的运行情况,笔者认为,第一届国会选举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毕竟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就选举理念而言,第一届国会选举旨在实现民主共和,使中国步入宪政轨道。从各项选举工作的开展到政党介入选举,基本上都在选举法所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次西方式的国会选举,体现了资产阶级选举的民主精神,打破了两千年来“家天下”的世袭王朝体系,确立了政治权力合法性的途径。而第二届国会选举中的各派,则将选举视为争权夺利的工具,选举过程腐化舞弊严重,深为世人所诟病。第一届国会选举毕竟为中国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民主之风,但第二届国会选举带给国人的则是对民主政治的失望。   第五章对政党与选举政治的关系以及政党参与选举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考察了第一届国会选举过程中各政党分化组合的情况,对各政党的竞选纲领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民初各政党不同的政治主张反映了民国初期社会各阶层对现实政治的诉求。并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各政党的竞选手段作了详细的评述,指出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从选举组织、宣传鼓动到选举经费的落实以及候选人的提名,政党均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呈现出政党竞选的特色。对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各政党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以及缺乏政党宽容精神提出了批评。同时,对第二届国会选举中的党派关系、各党派竞选的目的、策略作了详尽的评介,尤其对金钱和权力介入的问题作了重点剖析。指出在第二届国会选举中,政党竞选完全异化成朋党之争,各派系为了集团利益,不择手段,抛弃选举的民主、公正精神;贿选之严重,违法舞弊之普遍,司法救济之苍白,前所未有,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结论部分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近代早期选举制度的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以期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运作的得失成败做出恰当评价。本章认为选举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在近代中国同样得到了体现,包括:国会选举为民国初期政权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基础;拓宽了国民参与政治的渠道;为民众和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接受民主政治教育的机会。民国初年的选举虽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表现为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但这种政治文化毕竟不是本土政治文明内化演进的结果,而是当时国内急遽移植西方政治制度的成果之一。在移植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众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军阀强权政治等多方面的制约,近代选举制度的政治效应遂大打折扣。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灌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逐渐退化,被高效节水灌溉所代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有效加强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很好解决了我国水资源
配电房是高压场所,一般单位将其设为A类危险源点,通常作为安全管理重点部位,规定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然而一旦安全意识松懈、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操作失误,后果往往比较严重。
文章首先通过对行政国家这一悖论历史方位与特点的论述,为整篇论文提供了立论的前提和背景,接着以行政国家的理念为基础,探讨了给付行政的法原理,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作出
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后期工作能否更好的实施,因此前期工作一定要严格把关,为后期工作做好铺垫.本文就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确认与股权转让是一对联系紧密的问题。许多股权确认问题源自股权转让的交易,而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权的权利归属常常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有限责
软岩巷道的维护问题一直困扰着地下岩土工程界,已经成为阻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认清软岩巷道的控制机理及提出合理的控制思路,以某矿典型的软岩巷道为研
研究了时效工艺和在线冷却强度对6005A、6N01合金型材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控6005A合金的时效温度,可改善其弯曲性能。随在线冷却速率的提高,6N01合金型材的延伸
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功利与浮躁性等负面的东西不断给敬业精神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一定程度上也给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造成
物探检测技术在交通工程中应用主要包括隧洞支护的锚杆无损检测和桥梁的基桩检测等.本文通过物探检测技术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了物探检测技术方法原理及质量控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