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关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门户,一直以来都将反走私密报视为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为了加大打击走私犯罪的力度,组建了缉私警察这一专业警种,并赋予其相应的刑事执法权,作为打击走私违法犯罪的专门力量,同时,组建了专业的情报队伍,建立起具有垂直领导特色的情报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反走私情报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服务海关监管和打击走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实施,“缉私战区”合作模式和“智慧缉私”工作思路的落实,缉私警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打击走私的实战化水平不断提升,缉私情报工作在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掌握国际贸易动态、打击恐怖主义、洗钱、毒品犯罪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把情报与信息区分开,并看作是重要资源,是人们对情报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缉私情报对于海关监管乃至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保护边境安全,维护国际贸易安全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情报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情报活动中各种要素的集合,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本文借鉴我国其他相关部门信息资源管理经验,对缉私情报应用中涉及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梳理,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我国海关缉私情报资源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情报机构设置不完备,职能不健全;缉私情报平台数据库间信息整合度不够;情报分析技术层次落后;地域性共享的局限性等。继而深入剖析掣肘我国缉私情报工作发展的内外在原因,探讨实现情报资源合理配置、高效运作、适应发展的应用策略。针对情报机构改革,提出从总署到基层缉私情报部门新的职能规划,建议在部分代表性口岸建立行业分析中心;提出加强缉私情报信息平台后台数据整合和改进研判方法等升级方案;将结构化情报分析方法引入缉私情报分析工作中,建立规范化的分析模型。此外,本文希望通过对缉私情报资源的深入探讨,引起对该部门情报资源的重视,能够在公安情报信息体系建设中为缉私情报开辟一席之地,以实现缉私情报与公安情报资源整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