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脏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在慢性肝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的230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230例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肝脏穿刺活检均成功,成功率100%。2. 230例行肝穿刺活检患者中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7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70例,慢性丙型肝炎1例,戊型肝炎1例;58例不明原因肝损伤分别为:药物性肝损伤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例、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例、胆汁淤积性肝病1例、肝血色病2例、肝血吸虫病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Gilbert综合征2例、慢性肝炎原因不明18例、肝硬化原因不明5例、肝脓肿1例、肝细胞癌3例。3. 230例肝穿刺病人,按穿刺活检病变程度分级,轻度162例、中度47例、重度48例,另外有3例确诊肝细胞癌,未行病理分级和分期;分析三组间的临床表现,经χ2检验得出,三组间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的临床症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黄疸、消化道出血、贫血、腹水指标在三组间指标均无差异(P>0.05)。4.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33例、中度28例、重度9例。其中G1期15例、G2期120例、G3期33例、G4期2例;S0期67例、S1期61例、S2期23例、S3期11例、S4期8例。5.对170慢性乙型肝炎按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分析3组间实验室指标,经方差分析得出,三组间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5),再经两两比较的LSD-t检验得出,轻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与重度组间的白蛋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得出,三组间血小板、ALT、AST、TBIL、DBIL、球蛋白、总胆汁酸、r-谷氨酰转肽、血清碱性磷酸、胆碱酯酶、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组间指标均无差异(P<0.05)。6.分析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年龄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炎症度分级与病程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152,P=0.029),炎症度分级与年龄呈低度正相关关系(r=0. 267,p <0.001);纤维化分级与年龄呈低度正相关关系(r=0. 175, P=0.009)。将慢性乙肝病人年龄<40岁和≥40岁分层2组,经χ2检验得出,不同年龄段间炎症度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间纤维化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7. 170例慢性乙肝病人按HBeAg阳性或阴性分组,其中HBeAg阳性125例,阴性55例。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两组间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χ2检验得出,两组间性别、炎症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 。8.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HBV-DNA定量分成<1.0x103组、1.0x103-1.0x105组、>1. 0x105三组。经方差分析得出,三组间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再经两两比较的LSD-t检验得出,<1.0x103组与>1.0x105组、1.0x103-1.0x105组与>1. 0x105组间的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χ2检验得出,三组间炎症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均无差异(P<0.05)。9.根据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探讨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与ALT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70例慢性肝病患者中ALT<80的病人有146例,其中>G2或>S2的有120例(82.19%),ALT>80的病人有24例,经χ2检验得出,两组患者炎症度分级、纤维化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10.17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58例行瞬时肝弹性测定,其Fibroscan肝脏硬度扫描结构与肝脏病变程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52, P<0.001);肝脏硬度Kpa值与肝脏病变程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55, P<0.001)。11. 58例肝损伤病人病情进行分析,2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中AIH患者13例(6例血清ANA抗体阳性,3例血清AMA-M2抗体阳性,1例血清IgA、IgG升高),PBC患者5例(4例血清ANA抗体阳性,2例血清AMA-M2抗体阳性),2例AIH / PBC重叠综合征(,其中1例ANA阳性),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例,18例肝损伤病因不明确,5例肝硬化原因不明患者行病原学分析,其中结节增生性肝硬化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其他少见病例分别为:药物性肝损伤、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肝血色病、肝血吸虫病、Dubin-Johnson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结论1.肝脏穿刺活检具有有定位准确、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损伤小、操作简单和检查结果迅速可靠等优点,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还可用于疾病的分期及指导治疗和疗效判定,可推荐作为慢性肝脏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2.慢性肝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对评估肝脏病变程度有参考价值。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HBV-DNA水平对判断病变程度无参考价值,而血清白蛋白、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年龄和ALT评估肝脏病变程度有参考价值,在临床中我们应该更关注这些指标。4. Fibroscan脏硬度扫描结果与肝脏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是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指标,且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5.对于不明原因肝损伤,我们研究显示明确诊断率63.79%,可见对于不明原因肝损伤肝活检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