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s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Dynesys动态固定术后腰椎节段的放射学变化;通过对残留椎间盘的再水化现象分析初步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对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Dynesys动态固定组(Dynesys dynamic fixation,Dynesys组)与后路腰椎间融合组(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组),其中Dynesys组38例,男性27例,女性11例,平均(37.66±9.58)岁;PLIF组51例,男性35例,女性16例,平均(40.53±11.72)岁。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ODI评分,采用腰椎X片测量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隙前后方高度、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腰椎前凸角(L1-L5);利用腰椎MRI计算手术节段椎间盘平均标准椎间盘信号(calibrated disc signal,CDS)。结果:89例患者术后随访14月~37月,平均(25.11±6.9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末次随访时复查腰椎X线,Dynesys组中23例病人末次随访时获得腰椎MRI复查。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术前相比,Dynesys组手术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后缘高度均显著丢失(P<0.05);两组下位邻近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均无明显改变。末次随访Dynesys组手术节段屈伸ROM(2.90±1.72)°比术前(5.31±2.60)°明显减少(P<0.05),但仍保留术前ROM的64.11%,上下相邻节段及腰椎整体ROM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而PLIF组上位相邻节段ROM由术前(5.64±2.79)°明显增加至(7.76±3.1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下位相邻节段及腰椎整体ROM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Dynesys组中23名患者接受腰椎MRI复查,平均CDS由术前42.74%±13.15%改善至47.69%±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与融合术相比,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可选择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式;Dynesys系统保留了固定节段一定ROM,不引起邻近节段过度活动;同时,残留椎间盘出现再水化,表明其可能具有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的作用。但是,Dynesys非融合术后存在明显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以及上位邻近节段代偿性前凸等问题,有待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作家,在其一生短暂的35年生涯里,共创作了149篇小说,66篇随笔等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笔者对于芥川创作的同题为《仙人》的三部作品兴趣浓厚。原因
目的和背景:寻找合适的唤醒麻醉方法对脑功能区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我们前期的研究初步发现,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复合异丙酚与瑞芬太尼的唤醒麻醉方法用于脑功能
鲜切果蔬因具有即食即用、方便营养及新鲜安全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最小加工处理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利于鲜切果蔬品质的保持,限制了果蔬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
针对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中单目标或多目标跟踪已有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现有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发展状况,并对目标跟踪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功能性游离肌肉移植重建上肢功能手术疗效,并回顾对比行游离股薄肌移植与行健侧背阔肌游离移植重建上肢功能的两种术式术后移植肌肉肌力恢复情况,探讨游离股
目的对比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三种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方法,寻求较为简便、准确的旋转定位方法,以期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使用寿命。方法2013年3月-2014年9
目的:探究肝炎后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断流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其对肝炎病毒载量的影响,以及病毒载量的改变率与回输血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的组成分析,并设计荧光标记的枸杞多糖,为研究体内代谢提供受试品。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提取枸杞多糖,Sevage法脱蛋白,并通过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离
目的:通过测量末节手指,为可吸收线捆扎固定撕脱骨块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皮肤切口、远指间关节固定针进针点及角度、可吸收线导引孔的位置提供解剖学依据,临床应用并观察手术疗
目的:为临床定位臀大肌外侧缘提供解剖学数据,进一步应用臀大肌及臀大肌下间隙。方法:用手术刀、组织剪、镊子等剥离包裹肌肉的脂肪、筋膜,完整暴露臀部肌肉、髂前上棘、髂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