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取向性ZnO纳米阵列紫外探测器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32411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外探测器在导弹制导,预警,紫外通讯,生物医药分析,海上油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ZnO在室温下激子束缚能60meV,带隙为3.37eV,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紫外激光发射,是制作紫外探测器理想材料。ZnO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电子传输性能,在紫外探测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研究纳米柱阵列对探测器光电性能影响很有必要性。目前相对于MSM结构和光电导结构p-n结和p-i-n结构的紫外探测器具有响应快速,工作电压低,输入阻抗高,工作频率大的优点,但稳定的p型ZnO制备仍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这种结构都是采用n型ZnO与其它p型材料构建异质节来实现的。作者制备的自供能紫外探测器与p-n结结构类似,但无需p型材料,具有响应迅速,工作无需加偏压的优点。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以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种子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高取向的纳米柱阵列,以Al材料作为电极,制备出光电导紫外探测器。器件的响应度达1.73A/W,响应时间为17S。与ZnO薄膜紫外探测器相比响应度高出8倍,通过生长时间控制纳米柱阵列形貌,器件的响应度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对器件暗电流影响很小,但器件的响应时间会变大。纳米柱阵列在空气,氧气气氛中退火,器件的响应度会变低,暗电流会增加,器件的响应时间也会变大。2.采用了高取向ZnO纳米柱阵列,氧化还原特性的电解质及催化作用的Pt对电极,组装成一个三明治结构的自供能紫外探测器,电子-空穴对在纳米柱产生分离,空穴、电解质、电子在半导体与Pt电极之间形成光化学循环反应产生光生电流。所制备紫外探测器在0偏压下实现了375-395nm窄波段紫外探测,响应度为0.013A/W,响应时间0.3s。同时该器件对可见光存在微弱的反向电流,因此对日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Ion/Ioff=-257.7。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纳米柱阵列的器件,发现在生长时间为60min时器件的响应度最大,形貌对响应时间和暗电流影响很小。3.通过对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和紫外光强度的调节实现对纳米柱阵列进行Ag包覆修饰,和Ag纳米粒子修饰。纳米柱表面Ag包覆修饰会降低器件的响应度,而经过纳米粒子修饰的器件能够减少电子空穴复合几率,响应度得到提高。经过Ag纳米粒子修饰对器件响应时间和可见光电流无影响。
其他文献
为解决航天器防热问题,需要开发更加高效强大的相变材料。丁四醇作为一种中温相变材料因具有高的相变焓而防热性能优越,应用前景巨大。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相变材料,微量纳米
面对农业面源污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有机膦农药污染等问题,针对常规人工湿地技术的缺点,本研究利用石灰石、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作为填料构建的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含草甘膦的
为了合理利用南通桑木资源,本论文进行了桑木化机浆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桑木的生物结构和主要化学成分如水分、灰分、纤维素、木素的分析;根据国标GB/T2677.2-93测定了桑木的含
本论文对实际合金的设计与开发中应用十分广泛的Al基合金系统Al-Zn-Cu三元系低铜侧溶解度间隙及20℃、200℃低Cu侧的相平衡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近年来通过热力学计算和由
污染土壤生态毒理学诊断是近年发展的新概念,以往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主要应用化学分析和实验室模拟条件下获得的急性毒性数据进行推测,对野外实际环境样品复合污染体系直接评价生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筑工程具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建筑工程不但是城市建设的关键组成,还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
本文围绕广西区科技攻关项目“汽车关键零配件CAD/CAM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开发”,并基于Unigraphics软件系统平台,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在粉末冶金模具设计原理方面,本文重点围绕精整模具设计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精整模具三个关键零部件(芯棒、模冲、阴模)新的分类方法。 2、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功能模块划分方面,从系统工程原理和软件工程学的角度,采用IDEF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在肉中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肉的色泽.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采集到的滩羊肉数据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探讨高光谱成像快速无损检测
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反映胶东花岗-绿岩带金矿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尤其是地幔来源特征。地震波场、磁场与重力场揭示壳-幔结构与耦合机制是成矿系统物质、能量交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