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通过耐力穿梭跑、定时跑和定距跑测试,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运动项目对青少年心肺耐力的影响,找到一种经济的,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且有效的心肺耐力测试方法,从而提高青少年心肺耐力健身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15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334名(男190人、女144人),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小学男生组、小学女生组、初中男生组和初中女生组。采用运动测试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测试,测试包括耐力穿梭跑(20米往返跑)、定时跑(3分钟10米跑)和定距跑测试。定距跑测试中小学中年级为50米跑,小学高年级为400米跑,初中男生为1000米跑,初中女生为800米跑。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佩戴由芬兰产的桑拓(SUUNTO t6)心率遥感设备,对受试者运动中的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心率区间所占百分比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以心率指标为基准,比较耐力穿梭跑、定时跑和定距跑这三种不同运动测试对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 (1)10-15岁青少年耐力穿梭跑、定时跑和定距跑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各组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性别,耐力穿梭跑和定时跑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小学组与初中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性别,定距跑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小学组与初中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初中组大于小学组。 (2)10-15岁青少年耐力穿梭跑的运动成绩(laps)小学组和初中组男女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P<0.01;初中P<0.001),相同性别小学组与初中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最后跑速小学组和初中组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同性别小学组与初中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P<0.001,女P<0.05)。 (3)配对样本T检验中,剧烈运动所占百分比,小学中年级组定距跑分别与耐力穿梭跑(P<0.001)和定时跑(P<0.001)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高年级组耐力穿梭跑与定时跑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耐力穿梭跑与定距跑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初中男生组耐力穿梭跑与定距跑(P<0.01),以及定时跑与定距跑间(P<0.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等强度运动所占百分比,小学中年级组耐力穿梭跑与定距跑和定时跑与定距跑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初中男生组耐力穿梭跑分别与定时跑(P<0.01)和定距跑(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4)年龄、性别以及BMI对耐力穿梭跑的运动成绩和最后跑速均有影响(P<0.05),耐力穿梭跑的运动成绩和最后跑速男女均随年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相同年龄段男生耐力穿梭跑的运动成绩和最后跑速优于女生,相同年龄段、相同性别正常体质组的耐力穿梭跑的运动成绩和最后跑速优于非正常体质组。 (5)10-15岁青少年耐力穿梭跑运动成绩(laps)评分标准为小学组男:非常差<25、较差[25,35)、及格[35,52)、良好[52,63)、优秀≥63;小学组女:非常差<23、较差[23,31)、及格[31,40)、良好[40,50)、优秀≥50;初中组男:非常差<40、较差[40,58)、及格[58,69)、良好[69,84)、优秀≥84;初中组女非常差<30、较差[30,40)、及格[40,48)、良好[48,59)、优秀≥59。 (6)10-15岁青少年不同BMI耐力穿梭跑运动成绩(laps)评分标准为男正常体质组:非常差<33、较差[33,54)、及格[54,65)、良好[65,83)、优秀≥83;男非正常体质组:非常差<22、较差<34、及格[34,55)、良好[55,68)、优秀≥68;女正常体质组:非常差<26、较差[26,38)、及格[38,46)、良好[46,56)、优秀≥56;女非正常体质组:非常差<22、较差[22,28)、及格[28,34)、良好[34,62)、优秀≥62。 (7)10-15岁青少年不同青春期发育阶段耐力穿梭跑运动成绩(laps)评分标准为男性青春期前:非常差<25、较差[25,34)、及格[34,53)、良好[53,65)、优秀≥65,早期:非常差<27、较差[27,44)、及格[44,54)、良好[54,67)、优秀≥67,中期:非常差<34、较差[34,57)、及格[57,66)、良好[66,84)、优秀≥84,后期:非常差<31、较差[31,61)、及格[61,73)、良好[73,86)、优秀≥86;女性青春期前:非常差<20、较差[20,27)、及格[27,41)、良好[41,75)、优秀≥75,早期:非常差<22、较差[22,30)、及格[30,39)、良好[39,53)、优秀≥53,中期:非常差<27、较差[27,38)、及格[38,47)、良好[47,68)、优秀≥68,后期:非常差<25、较差[25,38)、及格[38,46)、良好[46,55)、优秀≥55。 研究结论: (1)性别对10-15岁青少年的耐力穿梭跑、定时跑和定距跑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方面的研究中,10-15岁青少年男女可作为一个整体。 (2)10-15岁青少年在耐力穿梭跑中剧烈运动所占百分比最少,中等强度运动所占百分比最多,因此耐力穿梭跑在反映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上优于定时跑和定距跑。 (3)年龄、性别、BMI以及青春期发育阶段对耐力穿梭跑的运动成绩和最后跑速均有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耐力穿梭跑的评价时应区分年龄、性别、BMI等级和青春期发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