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建构对课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课程系统的敏锐感知和自觉的、有目的的反应。它反映的是教师在多大程度上以课程的观点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评价意识四个方面。本研究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主要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现状,并就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提出一些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导论: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界定了“课程意识”等相关概念,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综述(1)课程意识概念辨析;(2)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要素研究;(3)教师课程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4)教师课程意识的树立与生成研究。第二部分:问卷编制。自编问卷36道题,各个题项均以5点量表的形式呈现。在河南、贵州、海南三个地区对初中和小学教师发放问卷300份进行试测,用Spss13.0对预测问卷进行题目区分度和信效度分析,最终得到正式问卷共31道题。第三部分: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选取广东、河南、重庆三个城市中的六个区县、11所小学和13所中学的1200名小学和初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教师的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评价意识进行描述分析,并着重对影响教师课程意识的主要因素(性别、学历、工作年限、学校类型、学校所在地、学校性质、培训次数)进行因素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工作年限、学校类型、培训次数对教师课程意识影响非常显著。女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要优于男教师;工作6—10年的教师的课程意识要明显低于工作11—20年的教师和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要高于初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参加培训次数多的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要显著高于参加次数少的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培训对教师课程意识水平的影响呈现递增趋势。参照教师课程意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教师课程意识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下,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正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教师的课程意识已经觉醒,并向着自主自觉的良好状态发展;(2)教师的课程目标意识和课程实施意识要好于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评价意识;(3)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在思想上的矛盾以及思想和行为不相符合的现象,需要努力引导和改进;(4)教师的课程意识缺乏整体一致性和稳定性,出现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评价意识相互错位的现象。最后从立足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自我反思两个方面对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详细介绍了采用新植酸枣苗做砧木,选择树势生长旺盛、结果多、产量高、含种仁率高、种仁饱满、抗性强的大酸枣(甜酸枣)15~20个优良品系为接穗,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利用酸枣优
<正>2018年7月9日晚,从国际标准组织物联网(ISO/IEC JTC 1/SC 41)分技术委员传来最新消息,由我国主导的物联网参考架构(ISO/IEC30141),已正式通过国际标准组织的最后一轮投票
面对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部门之间的高协作性,企业产品创新活动成为一个日益复杂的过程,企业愈来愈需要建立系统有效的产品创新模式,IT企业尤其如此。IPD
抗菌药物的体内、体外研究均提示,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均会对细菌的杀灭作用造成影响。优化给药剂量需要综合考虑抗菌药物在体内的药代过程,以及抗菌药物对细菌的药效学特性。
随着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信息系统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应用有势不可挡的趋势。基于PDA的无线移动信息系统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
礼貌用语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存密切相关,不经意间我们就可能与礼貌擦身而过。就汉语使用而言,对礼貌用语进行整理和推广已迫在眉睫。至今,清代礼貌用语尚无比较全面的分类和
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房地产项目开发已经逐步进入到综合化和精细差异化阶段。地产项目的竞争已从户型、价格、地段、环境竞争阶段到了文化和生活方式竞争阶段,竞
东方公司员工心理保障机制主要是针对东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不足而加以弥补,以期解决在东方公司员工中出现的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并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通过对在东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近年来,在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均呈上升趋势。肥胖可以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胆囊炎、感染等一系列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
《弄臣》是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剧目,是他艺术生涯的重大转折的标志,不论是在意大利歌剧史上,还是在音乐发展史上,这部歌剧都是一座伟大的里程碑。本文以《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