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布鲁斯中国观的认识论研究——同化、顺应与适应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通过已经解密的美国首任驻华联络处主任戴维·布鲁斯的日记,对70年代初的中国国内状况和中美关系进行回顾.中国对布鲁斯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上任到离任的整整17个月中,布鲁斯的中国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过程可以用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分析.发生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不断成长的,主体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得外界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或者被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所"同化",或者刺激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行"顺应",最终实现新一轮的"适应".布鲁斯运用自调节机制完成了对新信息的同化与顺应,建构出适应新环境的更高层次的认识结构.将新结构与他早期的认识结构相比,可以发现,新结构既包括了旧的认识结构,又加入了新的要素.新认识结构帮助布鲁斯妥善地处理好了中美关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准确地判断了局势.布鲁斯对华认识的发展是对皮亚杰认识成长理论的具体实践和有效补充.布鲁斯的日记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它向我们展示了70年代初中国的国内状况和当时的中美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以后的中美关系.
其他文献
"南人习床,北人尚炕",火炕是北方居民为适应寒冷的气候而发明的取暖睡卧设施.中国北方,冬季漫长,气候寒冷,为了生存、生产及生活的需要,人们就必须战胜这严酷的气候.寒冷的气
区域主义的研究是继对民族国家和全球化理论的探讨后对当今国际关系进行探索的进一步深化.亚欧会议是以欧亚两大区域对话和合作为内容的跨区域或者称为区域间合作的框架.东亚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由此决定,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产生、解释与解决无不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相关联.人权问题也不例外.所以,将人权保障问题置于全球化大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