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f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老年脊柱骨折节段分布差异、各分型中性别分布差异、各年龄段的性别分布差异等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指导老年脊柱骨折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 425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及骨折分型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5年间老年脊柱骨折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 443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共3 425个椎体,其中男性942个椎体(27.50%)、女性2 483个椎体(72.50%),男女比例为1:2.64。老年脊柱骨折椎体数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45.31%)。AO分型中A型3 092个椎体(90.28%)、B型287个椎体(8.38%)、C型46个椎体(1.34%),各分型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9,P=0.137)。颈椎骨折共91个椎体(2.66%),51.05节段(31.87%)所占比例最高;胸腰椎骨折共3 334个椎体(97.34%),其中胸椎骨折1 406个椎体(42.17%),腰椎骨折1 928个椎体(57.83%);53.01节段(30.35%)所占比例最高。对3 225个胸腰椎骨折进行Denis分型,其中Ⅰ型2 396个椎体(74.29%)、Ⅱ型639个椎体(19.81%)、Ⅲ型125个椎体(3.88%)、Ⅳ型65个椎体(2.02%),各分型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5,P=0.446)。结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脊柱骨折的5年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颈椎骨折中51.05节段所占比例最高,胸腰椎骨折中53.01节段所占比例最高;AO分型中A型所占比例最高,胸腰椎骨折中DenisⅠ型所占比例最高。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脊髓损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据报道全球每年因脊髓损伤导致自主运动及感觉功能损害的患者在1150万至5340万之间。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
针对多子系统间存在复杂因果逻辑关系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建立带有未知非线性项和不确定耦合项的CPS多因系统模型,并提出基于云控制技术的分布式控
目的: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手段,但其对育龄期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尚无一致结论。本文的目的为比较妊娠前接受减重手术与未接受减重手术的肥胖女性的妊娠母婴结局的不同。
用病毒中和试验对华北地区一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检测和分析。通过免疫前、一免后、二免后、三免后的25、50 d的病毒中和抗体检测,33日龄与60日龄2次母源抗体的
目的:评价成人脊柱侧弯患者手术前后脊柱平衡参数改变与健康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5例成人脊柱侧弯
针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植入物的选择通常有三种:髓内钉,锁定钢板,加压钢板。不同的固定方式各有利弊:髓内钉固定虽是中心轴固定,却严重破坏了骨髓血供。锁定钢板固定方便易行
目的:研究1.5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在健康人颈髓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健康人颈髓不同节段ADC值及FA值与其生理解剖、性别、身高体重(BMI)等因素的相关性,明确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强直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6 例先天性肌强直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组7例(7/16) 患者有遗传史,所有患者均有肌强直及肌肉肥大。肌电图均示
根据建设部1997年108号文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17个单位有关专家共同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已经完成.
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的衔接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衔接的下游交叉口发生交通拥堵,致使交叉口通行效率低下,交叉口车辆排队过长时,会导致出口匝道产生排队,进而会对快速路主线的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快速路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进行交通衔接研究,将有助于消除出口匝道附近区域的拥堵问题,保证快速路和地面道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南昌市一环快速路是南昌市道路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南昌市一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