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铜基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及其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二氧化碳(CO2)为化工原料合成高附加值化产品具有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双重意义,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诸多CO2转化方法中,电催化CO2还原反应(e CO2RR)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催化剂作为电催化CO2还原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关键。本论文通过对铜基催化剂进行设计改性,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种类的高效电催化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可以高选择性地将CO2还原为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采用低温还原法合成了一系列多孔Cu-Sb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制备乙烯(C2H4)。在筛选不同Cu/Sb比时发现,双金属的组成对催化剂活性和C2H4的选择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Cu10-Sb1催化剂为电极材料,在0.1 M KCl电解液中和-1.19 V vs.可逆氢电极(RHE)电位下,反应的总电流密度为28.5 m A cm-2时,C2H4的法拉第效率(FE)可达到50.0%。研究表明,Cu-Sb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增加电极的催化活性,其电子构型能促进电极表面C-C的耦合。(2)设计了一种分级电沉积新策略,可用于制备多种三维结构金属-聚合物复合催化材料。利用不同金属作为活性中心制备的催化剂对于CO2电化学还原为C2H4,一氧化碳(CO)或甲酸(HCOOH)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其中,采用沉积在碳纸(CP)上的铜/聚苯胺(Cu/PANI)为工作电极,在0.1 M KCl溶液中,可高效还原CO2为C2H4,总电流密度和C2H4的FE可分别达到30.2 m A cm-2和59.4%。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表明,催化剂的原位合成及三维结构是提高其电催化性能的关键。此外,分层结构有利于金属的高度分散,抑制金属聚集,有效提高了催化材料的稳定性。(3)采用一步共电沉积策略制备了掺杂型多元金属催化材料,并研究了其对e CO2RR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从一元到三元金属的组合对电催化CO2还原为C2H4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Cu10La1Cs1为电极材料,采用H-型电解池和0.1 M KCl为电解液时,C2H4的FE和偏电流密度可分别达到56.9%和21.3 m A cm-2。在流动型电解池中,以1 M KOH为电解液,Cu10La1Cs1电极在-0.97 V vs.RHE的电位下,电流密度为485.5 m A cm-2时,C2+产物的选择性可高达70.5%。实验和DFT理论计算表明,La和Cs的掺杂有效调控了金属Cu的电子结构,提高了反应过程中的电流密度,促进了C-C偶联Cu/Zn生成C2+产物。(4)采用氢气泡模板法快速合成了三维多孔双金属异质结催化剂,并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制备CO。研究表明,利用动态模板可有效调控催化剂的孔隙结构,以形成稳定的CO2还原界面微环境。以此为电极材料,在离子液体/乙腈电解液中,在-2.1 V vs.Ag/Ag+电位下,CO的FE和偏电流密度分别达到99.5%和91.8 m A cm-2。此外,在-2.5 V vs.Ag/Ag+电位下时,CO偏电流密度高达165.5m A cm-2。实验结果和DFT理论计算研究表明,三维多孔Cu/Zn异质结材料具有高活性和快速电子转移等特点,能降低形成反应中间体的能垒,有效提高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由于养老金和保险公司的安全运行对整个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所以,保险公司和养老金计划的最优投资问题是保险精算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学术界和业界都受到广泛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学者研究优化问题,假设模型的参数信息都是已知的.但是这种假设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于是近年来陆续有文献开始讨论部分可观测模型下的最优决策问题.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很少,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本文研究了部分信息下保险公司
学位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和功能组分,在养分循环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由树皮和木质部功能属性所介导的植物经济型谱具有显著的“死亡后效应”(after-life effect),决定了不同树种CWD分解速率的差异,并深刻影响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过程。但是,当前还非常缺乏有关森林CWD分解过程中,植物树皮和木质经济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量和数据形式复杂度与日俱增,函数型数据在医学、气象学、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广泛存在。在分析这类数据时,需要考虑函数型数据无限维的特征,这给统计分析带来很大困难,传统的统计分析工具也无法适用。此外,函数型数据也能够提供传统数据无法带来的内部特征,在分析该类型数据时可以得到更多的性质和结果。因此,函数型数据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如何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函数型数据成为统计学领域
学位
因其组成的多样性、高度可调的结构、多孔性、较大的比表面积、易功能化等特点,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在刺激响应性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MOFs的刺激响应性可来自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相互作用、框架/客体的电子结构变化、主客体相互作用、客体间相互作用、框架的限域效应。MOFs可以通过配体的修饰、金属簇的修饰、孔道中客体的引入、孔表面修饰等方法功能化,为实
学位
海岸带是人类社会重要且宝贵的资源,是陆海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的活跃地带。砂质海滩占全球非冰冻海岸的三分之一以上,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几十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频繁且严重的风暴事件等影响下,海滩侵蚀呈现普遍加剧的趋势。海滩资源减少与日益增长的海滩休闲度假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亟待更加科学且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海滩资源,必要时需对海滩进行适当地修复或养护。然而,风暴的强度等级与发生频
学位
随着创业与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持续增加,如何挖掘和利用创业机会来促进组织变革创新、提高组织韧性,是企业顺应创业创新浪潮、应对不确定环境的重要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高层管理者致力于创业型领导实践,敏锐洞察潜在机遇并及时把握市场先机,而该过程往往涉及组织变革创新,通过创造性解决问题、设计新产品或开拓新业务等方式取得创业成功。换言之,创业型领导以机会识别与开发为核心,由此推动组织创新的实施
学位
COVID-19疫情已然成为近年来最受各国政府、人民群众和科研人员关注的公共卫生话题。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的确诊病例数加剧了世界各地人们愈发强烈的担忧。在相关研究中,基于流行病学模型的疫情曲线解释性分析和预测问题是数据科学和统计学者所重点关注的主题。相较于历史上的诸多大流行病,COVID-19具有更强大的持续传播能力,并且在大规模抑制措施和疫苗接种背景下、其发展趋势仍然极富变化和不确定性;这些特性也
学位
高强度人类活动使三角洲沉积物的源汇过程以及河口-陆架的沉积地貌塑造过程发生改变,世界各地的河口三角洲正在面临或已经发生系统状态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域建坝、河道和河口挖砂、航道疏浚、围垦等人类活动已经使珠江三角洲的动力—沉积—地貌过程发生异变,通过沉积记录分析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动力环境和地貌过程的证据,可以为预测三角洲演变及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2016年12月和2017
学位
随着传感技术、存储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进步,数据的收集方式发生了彻底变化,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表现出采集速度快、量级大以及结构复杂的新特点.这些新特征为数据的统计分析带来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为了更真实反映观测数据的特征,统计模型也设计的越来越复杂.因此,传统的统计推断方法——极大似然和贝叶斯方法,可能无法满足实际计算和建模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近似贝叶斯推断方法,如加
学位
河流携带淡水、泥沙和污染物等入海,形成冲淡水并引起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冲淡水为海洋提供营养盐,冲淡水的浊度影响透光度,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黄河自古以高含沙量著称,由于泥沙沿岸淤积致使黄河尾闾频繁改道,从北边连接渤海湾的刁口河口,到南边连接莱州湾的清水沟老河口,再到现在的连接渤海中心的现行河口。河口的改道影响入海水沙输运和扩散,进而影响近海水文和海岸冲淤变化。本文综合考虑径流、潮汐、风应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