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高频地波雷达海流场适用性初步探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r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部署于福建南部沿岸的阵列式/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台湾海峡西南部的海流与2013月1月29日至2月28日观测区域内A、B、C、D浮标的实测海流进行了调和分析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阵列式地波雷达在浮标A、B、C处误差均较小,而便携式地波雷达仅在浮标A处误差小,其余点误差较大,总体而言阵列式误差小于便携式。同时,利用建立的适用于台湾海峡的天文潮流数值模型模拟了台湾海峡潮流,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调和分析,与浮标对比验证,结果较为吻合。这表明本文的天文潮流数值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台湾海峡的潮流。继而用天文潮流模型模拟了地波雷达海流观测区116°~121°E,22.4°~26°N的潮流场,将其和高频地波雷达探测的海流场都进行调和分析,对比潮流椭圆可知:阵列式地波雷达测得的潮流椭圆与天文潮流数值模型基本吻合,而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则在浮标A点,B点附近区域较为吻合,其余点出现较大偏差。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利用天文潮数值模拟潮流场与余流插值场叠加构建“模拟-实测海流”场用于高频地波雷达海流场对比验证的方法。首先将浮标实测海流剔除主要分潮(M2)潮流成分得到余流,然后以插值的方式获得浮标覆盖区的余流场,并将其与天文潮流模型计算的同期潮流场叠加得到“模拟-实测海流”场,与浮标实测海流对比,东分量、北分量绝对误差均小于5cm/s,表明“模拟-实测海流”值较准确。然后将“模拟-实测海流”场分别与阵列式、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所测的海流场进行对比,结果如下: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在有余流计算值的区域内,处于两个雷达观测站中心法线方向,且与两个雷达站成90°角的点,流速、流向误差最小,流速误差最小6.7cm/s,流向误差最小17.2°,向外围流速、流向误差增大,流速最大误差为12.1cm/s,流向最大误差为32.1°;分析得到测点流速平均绝对误差(cm/s)空间分布函数R1和流向平均绝对误差(°)空间分布函数R2为:R 1 = 20-0.164D1-0.216D2 + 0.00236D12-0.00165D1D2 + 0.00223D22R2 =54-0.75D1-0.088D2+0.0068D12-0.0041D1D2 +0.0023D22其中D1、D2分别为测点距龙海、东山站的距离。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在有余流计算值的区域内,处于两个雷达观测站中心法线方向,且与两个雷达站成90°角的点,海流流速误差最小(=8.5cm/s),向外围误差增大,最大误差为24.1cm/s。分析得到测点流速平均绝对误差(cm/s)空间分布函数R3为:R3 = 9 + 0.215D3-0.1278D4 + 0.00087D32-0.00128D3D4 + 0.00118D42其中D3、D4分别为测点距山寮、下垵站的距离。海流流向误差分布则无一定的规律,且在对比区域内误差较大,约为100°。
其他文献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有别于个别财务报表,涉及很多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某些特殊的交易或事项要在合并报表中予以反应,其会计处理和相关调整不易理解。本文结合案例就两项
以环境设计主题的表达为切入点,以镇江残疾人托养中心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主题如何确立与表达,旨在塑造富有个性的景观。
采用2012年畜禽养殖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便日排泄系数估算畜禽粪便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安徽省各地畜禽粪便负荷量和警报值,并对各地畜禽粪便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阜阳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随之提高,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耐用的建筑空间,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则十分重要。屋面防水工程主
[目的]研究莲瓣兰"滇梅"(Cymbidium tortisepalum‘Dian Mei’)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技术,为提升莲瓣兰的苗体质量和大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该文以安徽六安独山镇独山村的水利状况为实例,调查了独山村的农业生态状况和水利设施应用状况,分析了农村水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如铁、锰、氯、氯化物超标
由于传统混合样品分析难以体现水体实际污染状况,因此清晰准确的水质空间分布研究将有利于开展细致的水环境管理。而模糊数学评价法具有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解决水
【正】 这里介绍的是英国学者H.G.Widdow-son论交际教学法的两本书:《交际法语言教学》(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1978,Oxford)和《应用语言学初探》(Ex-ploratio
作为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发区建设发展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些都要求将土地集约利用与国家可
[目的]研究一套完整的黄树莓苗木脱毒培养技术体系。[方法]以引进黄树莓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优化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GA3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