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自拟方活络逐淤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09月-2017年12月的因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受试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自拟方活络逐淤方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本研究以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14天的DVT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下肢肿胀的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1、DVT发生率方面:术后第14天行双下肢动静脉血管超声检查,两组共有1例发生DVT,其中治疗组无DVT发生,对照组有1例发生DVT,并通过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1例DVT患者已痊愈。2、凝血功能检测方面:两组受试对象的术后第1天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imer)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其t值分别为:1.405;0.448;1.072.P值分别为:0.165;0.656;0.289,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对象术后第14天的APTT、PT、D-dimer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其t值分别为:3.004;3.999;-2.444,P值分别为:0.004;0.000;0.018,均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受试对象,术后第14天与术后第1天的APTT、PT、D-dimer进行对照比较,其t值分别为:-7.175;-9.101;9.409,P值均为0.000,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受试对象术后第14天与术后第1天的APTT、PT、D-dimer进行比较,t值分别为:6.582;-7.316;7.995,P值均为0.000,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下肢肿胀情况:两组受试对象在术后第1天的下肢肿胀情况相比较,χ2=0.082,P=0.77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对象在术后第14天的下肢肿胀情况相比较,χ2=4.706,P=0.0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受试对象术后第14天与术后第1天的下肢肿胀例数对照比较,χ2=25.909,P=0.000(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受试对象肿胀的转阴率为95.24%。对照组受试对象中术后第14天与术后第1天下肢肿胀例数对照比较,χ2=13.067,P=0.000(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受试对象的肿胀转阴率为64.64%。结论1、中药自拟活络逐淤方内服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运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单用都可以减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2、活络逐淤方内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相比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可以更显著的延长术后APTT、PT时间及减少术后D-dimer的含量,从而可以更好的达到改善患者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目的,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3、活络逐淤方内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术后下肢肿胀,相比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单用效果更加突出,对改善血液微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对预防术后下肢DVT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