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氨基酸(醇)类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性离子液体是指在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阴离子或者阴阳离子中引入目标官能团,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常见的功能性离子液体有手性离子液体、酸性离子液体和含金属离子液体等。本文着重关注手性离子液体及其应用研究。自1997年Howarth等首次报道手性离子液体以来,其已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以及作为手性拆分剂应用于光谱和色谱等领域。然而,无论是手性离子液体的种类,还是应用范围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我们以氨基酸或氨基醇类单构型分子为起始原料,经多步衍生合成出一系列含有脲基或酰胺的手性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于手性拆分或手性识别。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手性选择性配位络合对四种对映体的快速分析和分离研究:以(S)-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手性离子液体。研究发现,该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手性拆分剂分离和识别色氨酸、色氨醇、苯丙氨酸以及苯丙氨醇四种对映体。在不同溶剂中,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以水(或者甲醇)作为溶剂和手性离子液体与铜离子作为手性配体,(S)-色氨酸能够与(S)-CIL络合成键并产生沉淀;以二甲亚砜作为溶剂和手性离子液体与铜离子作为手性配体,(S)-色氨酸与(S)-CIL混合后为蓝色,(R)-色氨酸与(S)-CIL混合后为绿色。此外,我们也利用1HNMR和理论计算猜测了其可能的络合成键方式。2、基于席夫碱反应的多组分自组装实现手性化合物的高效拆分:以(S)-苯丙氨醇为起始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出目标手性离子液体并作为手性拆分剂。利用胺类及氨醇类化合物与3-吲哚甲醛(3-羟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的席夫碱,在手性配体的配位成键作用下,成功对10种对映体进行手性拆分,e.e.值最高可以达到95%,产率最高为94%。同时,我们也以(S)-CIL-1+CoC12为手性识别剂,实现了基于1屯NMR对5种胺类对映体的手性识别。3、基于手性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研究:以(R)-2-氨基-1-丁醇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出目标功能性离子液体,并研究了基于该手性离子液体的双水相体系对氨基酸的手性拆分效果。首先,通过浊点法测定,确定了离子液体、硫酸钠和水三元体系的组成。其次,以拆分苯丙氨酸为例,对可能影响萃取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如:温度、时间和以及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积比。并利用该方法对其他19种氨基酸进行了对映体拆分。结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对六种氨基酸有一定的手性拆分能力。若经多步萃取,手性拆分效率明显提高,e.e.值最高可以达到92%。4、基于功能性离子液体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对氨基酸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以胱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设计合成出目标功能性离子液体,并将其作为修饰剂和稳定剂键合到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FTIR,UV-vis和TEM的表征,证实离子液体已经成功修饰金纳米粒子。在铜离子的络合作用下,该材料能够对5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定性(颜色变化)检测,并具有很好的定量关系。此外,我们也利用该方法检测人体尿液中组氨酸的含量。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配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数量日益增加,此类设备普遍具有小惯性特点,大大增加了配网无功补偿和电能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为解决上述问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对苦荞籽粒中D-手性肌醇进行检测。在100 mmol/L的硼砂缓冲液,分离电压10 kV,检测波长195 nm条件下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正>中国政府近日发布并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s),展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至2030年的低碳发展蓝图,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