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民办高校为例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民办高校创办以来,到2009年年底,我国的民办高校已达658所,在校生446.14万人,民办高校的数量已经占全国公办高校总数的28.55%,在校生占全国公办高校总数的20.8%。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则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作用”。我国的民办高校既是高校学校,又兼具新社会组织的性质,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实现途径等既有共性要求,也有特殊做法。因此,深入研究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民办高校学生教育事业的角度,探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前人得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及创新,对民办高校基础党组织建设进行概念界定。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民办高校在建设基层党组织过程中需要借助的理论,同时对于民办高校加强党政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其主要结构是先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迎合国内外发展形势、促使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当代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分析了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再是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教育者、受教育者、投资者方面分析了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第三部分对湖北省民办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从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体制方面肯定了民办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再从民办高校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对探讨出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党组织被边缘化的现象严重;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对教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位;建设学生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待加强等等。以上提出来的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明确了当前民办高校党政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湖北省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者不太重视民办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对该工作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如对高校其他方面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二是作为民办高校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三是党组织隶属关系多元性导致指导不能及时和到位;四是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五是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约束力强、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支持。第四部从当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系统、全面地分析和探讨了问题的主要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例如,针对民办高校当前所实施的董事会领导模式和校长负责制,提出了一些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六项措施:其一,要贯彻落实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决策中的作用,并确保高校党组织在政治工作中的领导权以及重大事项的、参与权、决策权以及监督权。其二,要对民办高校党领导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让高校的党组织直接隶属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其三,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实行责任分工,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其四,加强民办高校党组织队伍建设,培养出优秀的党组织领导人。其五,加快民办高校党政建设的步伐,完善党组织管理体制和教育工作,保持民办高校党政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时效性,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道德疑虑与道德难题,必须深入挖掘道德榜样的正能量,发挥道德榜样的群体示范效应,形成常态化的学习宣传机制。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规范与协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其自身的关系方面,道德榜样有其学理上与实践上的重要价值,因而21世纪的中国,必须在与时俱进原则的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道德榜样的研究。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道德榜样作用发挥的基本前提,因而对当代中
学位
新中国的检察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苏联检察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检察制度,都为新中国检察制度提供了试点经验。  1949年至2014年这65年间,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最开始的初创时期,经过构建基本框架的重建时期,进入改革时期。  1997年的十五大,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进入改革时期的第一阶段,改革探索阶段。2012年的十八大,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
学位
政治安全是指在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领域如何防止外部的政治干预、政治压力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意识形态不受侵害、民族宗教关系和谐的状态。政治安全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政权安全、政治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稳定等内容,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动态性、系统性等属性。政治安全是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内在统一,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主动适应能力。政治安全环境是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因素的总
社会公共政策作为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层面公共利益的分配和调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同时将“弘扬时代新风,培育良好风尚”与“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论文研究分析了我国当前某些社会公共政策价值导向出现的偏差,认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
学位
本文将中国梦与“蚁族”有机结合,在厘清核心概念、阐释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武汉市“蚁族”为样本,通过实地的调研,对“蚁族”的生活现状、问题、成因以及中国梦与“蚁族”问题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关于“蚁族”问题解决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蚁族”问题的对策,旨在解决“蚁族”问题,实现中国梦。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
学位
据悉,中国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了蝎业委员会。初闻“蝎业”一词,其意不得而知。带着浓厚的兴趣,记者采访了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蝎业专家李世平先生。记者,听说中国特产委最近成立了蝎业委员会,请您谈谈什么是蝎业,以及这个委员会的职能,可以吗?李主任:蝎业,就是指蝎子产业。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由蝎子本身谈起。蝎子,又名全蝎、全虫,属节肢动物,有毒,是被人们俗称的“五毒”之一
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具吸引力、最有创意的一种文化,它能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起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由于旧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常被边缘化,甚至有人从根本上否认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把体育等同于娱乐消遣、休闲玩耍。加之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人力、物力、
学位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杨献珍同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党的教育工作,曾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任务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其无产阶级党性。他始终坚持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阐明共产党人的党性和
学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了道德领域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一些社会成员价值观扭曲、诚信缺失,全社会的道德状况整体健康,但却局部严重失范。要改变这一尴尬现状,必须实现学雷锋常态化,只有不断推动常态化学雷锋才能最大程度形成社会共识、激发正能量,才能匡扶道德滑坡等现象并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迷茫。  本文以新时期的学雷锋活动为研
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但是对于各国的文化思想来说,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有助于一些国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的思想文化,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给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主导力量,凭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