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杨献珍同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党的教育工作,曾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任务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其无产阶级党性。他始终坚持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阐明共产党人的党性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杨献珍同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党的教育工作,曾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任务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其无产阶级党性。他始终坚持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阐明共产党人的党性和宗旨问题,把党性思想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基础之上。他指出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基石,党的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有无党性原则的试金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坚持世界观、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与工作作风的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他认为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反对“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坚决抵制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教条主义,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倡导“合二而一”的和谐思维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他强调唯物史观是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坚决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大跃进”,揭露“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原则。他始终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认为改造世界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保证,反对个人主义、官僚主义、腐败之风和个人野心家等。杨献珍坚持对一切“左”的思想和错误倾向进行坚决的批判,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坚定的党性原则。在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背景下,党面临长期执政、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外部环境的多重考验,正深入开展反“四风”教育,认真研究杨献珍的党性教育思想,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增强党性,对于推动党性教育、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观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面对大学生中所出现的道德冷漠现象,我们需要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道德冷漠是一个涉及伦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将紧紧围绕大学生道德冷漠者,即行为者本身出现道德冷漠的成因,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道德冷漠现象。因此,本文将在界定道德冷漠的内涵,分析大学生道德冷漠者的内涵、主要特征和类型的基础上,深入剖
近些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几年奖学金制度改革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开始招生之后,研究生群体来源更多样,思想观念多元化。这些因素给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在争创服务型、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存在着重科研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高校评价导师的标准也一直将科研放在首位。导师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接触和联系最密切的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导师的科研教学任务
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实行依法治教,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也是一个国家对教育实施较为成熟管理的标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WTO的加入,教育发展的外部、内部关系出现了很多情况,各种利益的调整和教育管理的规范,急切需要依法治教。由此,我国教育领域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道路。依法治教对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确保教育事
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道德疑虑与道德难题,必须深入挖掘道德榜样的正能量,发挥道德榜样的群体示范效应,形成常态化的学习宣传机制。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规范与协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其自身的关系方面,道德榜样有其学理上与实践上的重要价值,因而21世纪的中国,必须在与时俱进原则的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道德榜样的研究。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道德榜样作用发挥的基本前提,因而对当代中
新中国的检察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苏联检察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检察制度,都为新中国检察制度提供了试点经验。 1949年至2014年这65年间,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最开始的初创时期,经过构建基本框架的重建时期,进入改革时期。 1997年的十五大,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进入改革时期的第一阶段,改革探索阶段。2012年的十八大,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
政治安全是指在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领域如何防止外部的政治干预、政治压力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意识形态不受侵害、民族宗教关系和谐的状态。政治安全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政权安全、政治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稳定等内容,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动态性、系统性等属性。政治安全是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内在统一,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主动适应能力。政治安全环境是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因素的总
社会公共政策作为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层面公共利益的分配和调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同时将“弘扬时代新风,培育良好风尚”与“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论文研究分析了我国当前某些社会公共政策价值导向出现的偏差,认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
本文将中国梦与“蚁族”有机结合,在厘清核心概念、阐释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武汉市“蚁族”为样本,通过实地的调研,对“蚁族”的生活现状、问题、成因以及中国梦与“蚁族”问题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关于“蚁族”问题解决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蚁族”问题的对策,旨在解决“蚁族”问题,实现中国梦。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
据悉,中国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了蝎业委员会。初闻“蝎业”一词,其意不得而知。带着浓厚的兴趣,记者采访了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蝎业专家李世平先生。记者,听说中国特产委最近成立了蝎业委员会,请您谈谈什么是蝎业,以及这个委员会的职能,可以吗?李主任:蝎业,就是指蝎子产业。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由蝎子本身谈起。蝎子,又名全蝎、全虫,属节肢动物,有毒,是被人们俗称的“五毒”之一
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具吸引力、最有创意的一种文化,它能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起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由于旧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常被边缘化,甚至有人从根本上否认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把体育等同于娱乐消遣、休闲玩耍。加之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