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农村金融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农村金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它存在的问题也是最多的,而且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问题,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尤其有必要。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现代农户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为依托,围绕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未来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中国农村金融的特殊性是什么、未来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框架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概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理论。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合作经济组织的精髓,是合作制经济与股份制经济的根本区别。第三章运用新制度经济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理论对各个时期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作出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当前的态势下对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合作制规范无异于缘木求鱼。第四章概述了农村合作金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合作金融基本原则的异化是合作金融对变化了的经济社会环境作出的自我调节,西方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实践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第五章从“人多地少”、“城乡二元分割”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并从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组织制度、信息约束等层面提出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整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