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建立基于1H-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LPS所致发热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并寻找与发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初步比较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黄连上清丸干预前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趋势,从而在代谢物的水平上初步探讨了黄连上清丸解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摸索不同剂量的LPS发热模型,采用核磁共振(1H-NMR)的分析方法测定发热模型大鼠的尿液,结合模式识别和多维统计分析,根据模型的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值)、非参数检验结果和P值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