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甲基苯丙胺(MA)依赖大鼠模型,使用天麻素进行干预,检测谷氨酸受体(Grin2B、Glur-1)、谷氨酸转运体(GLT-1、EAAT-1)及凋亡因子Caspase-3在MA依赖大鼠六个相关脑区(额叶皮质、纹状体、伏隔核、海马、黑质、中脑腹侧被盖区)的表达,探讨天麻素对甲基苯丙胺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将80只大鼠分为6周组及8周组。将每组再分为:空白对照组,天麻素前干预组,甲基苯丙胺依赖组,天麻素(10mg)干预治疗组及天麻素(20mg)干预治疗组。通过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PP)和刻板行为评分观察行为学变化,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模型。确认大鼠产生甲基苯丙胺依赖后,建成不同时间段的依赖模型,注射不同剂量的天麻素(10mg或20mg)干预。应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鼠脑不同脑区谷氨酸受体(Grin2B、Glur-1)、谷氨酸转运体(GLT-1、EAAT-1)及 Caspase-3 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MA依赖组和天麻素干预各组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成功建立了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模型。2、MA依赖组Caspase-3表达增多;4周MA依赖组NR2B表达增高;大部分脑区Glur-1表达量增高;2周MA依赖组GLT-1、EAAT-1表达量降低,4周MA依赖组GLT-1、EAAT-1表达量增高。3、与天麻素干预前比较,天麻素干预后大鼠在伴药盒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刻板行为评分,3分及4分次数明显减少。4、天麻素干预后对MA依赖组Caspase-3、谷氨酸受体(Grin2B、Glur-1)及谷氨酸转运体(GLT-1、EAAT-1)的增高有治疗作用,且天麻素20mg干预组效果优于10mg组。结论:1、采用多次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结合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和刻板行为评分的方法成功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模型。2、与对照组比较,除谷氨酸转运体(GLT-1、EAAT-1)在2周MA依赖组降低,Caspase-3、谷氨酸受体(Grin2B、Glur-1)及谷氨酸转运体(GLT-1、EAAT-1)表达总体呈增高趋势,提示Caspase-3、谷氨酸受体(Grin2B、Glur-1)及谷氨酸转运体(GLT-1、EAAT-1)与MA神经毒性和依赖机制密切相关。3、天麻素干预后对MA依赖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有改善,对Caspase-3、谷氨酸受体(Grin2B、Glur-1)及谷氨酸转运体(GLT-1、EAAT-1)的增高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天麻素20mg干预组效果优于10mg组。提示天麻素对甲基苯丙胺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损害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