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百草枯(Paraquat)能快速杀灭绿色植被,施入土壤迅速失活,几乎对大气、水源、土壤等没有残留污染,且无残留物进入后续种植的农产品中。我国是百草枯生产大国,其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增加复种指数、作物倒茬:、间作套种、保护性耕作、山林除草、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百草枯性价比良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包括我国在内许多亚洲、美洲等农业国家在农业生产作业中广泛应用。目前基本人人都能非常容易地买到百草枯,且人们对百草枯毒性认识不足,在农业生产中防护、操作不当,还有部分百草枯生产厂家原因使得百草枯中毒在我国不单单是一个医学难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多个中毒临床救治中心对百草枯中毒的毒性机理基础研究及临床救治工作从未间断,使得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率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中毒后百草枯可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百草枯对机体的损伤临床表现根据中毒不同严重程度迥异,中毒量巨大者可迅速死亡。无论百草枯以何种方式被机体吸收,肺脏中的百草枯浓度都可达其他脏器几十倍,并可远高于同期血液浓度。肺组织对百草枯的主动摄取及聚集是造成百草枯肺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泰山专家共识”中阐述了百草枯中毒病程中D-二聚体变化、肺部损伤程度、微循环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本研究以“泰山专家共识”为出发点,对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动态观察D-二聚体在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及胸部CT征象变化等病情发展规律,探讨抗凝治疗在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重要意义。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百草枯中毒D-二聚体变化的相关研究的报道。目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动态观察D-二聚体在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及胸部CT征象变化等病情发展规律,探讨抗凝治疗在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重要意义。方法:1.资料和方法一:在2015年1月至12月在山大齐鲁医院急诊科中毒科就诊百草枯中毒患者中,选取治疗好转存活出院病例69例,检测其D-二聚体值为中毒组。另外选取此期间至我院健康查体中心正常查体者69例检测D-二聚体值为对照组。全部中毒患者于中毒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测定D-聚体,出院后1月复查时再次行D-聚体检测。全部D-二聚体检测均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科完成。以0-0.5 μg/ml为正常参考值。对中毒组不同测试日期的D-二聚体值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及对中毒组不同日期测试D-二聚体值之间做统计学分析,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中毒组二聚体值与天数的相关性。2.资料和方法二:为资料和方法一中同批百草枯中毒患者。部分百草枯中毒患者在病程中检测D-二聚体(即于中毒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出院后1月复查检测D-二聚体值)均在正常范围,将这部分患者列为D-二聚体正常组;其他患者在病程中D-二聚体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及变化,将其列为D-二聚体异常组。经分组,D-二聚体正常组患者例数为30,D-二聚体异常组患者例数为39。重点比较两组患者中多种不同胸部CT征象在病程中的变化及其差异。以D-二聚体正常和异常作为因素,对胸部CT表现做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资料和方法一结果:①中毒第1天组D-二聚体值明显大于对照组D-二聚体值,第3天组D-二聚体值显著大于对照组D-二聚体值,1月复查组D-二聚体值明显小于对照组D-二聚体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组、第14天组、第21天组D-二聚体值与对照组D-二聚体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中毒第1天组和第3天组D-二聚体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7天组D-二聚体值显著小于第3天组D-二聚体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组D-二聚体值明显大于第7天组D-二聚体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组和第21天组D-二聚体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第21天组和1月复查组D-二聚体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从第14天组开始,D-二聚体值明显下降,到1月复查组下降到低于对照组的水平。③中毒组D-二聚体值与天数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时间的增加,中毒组D-二聚体值有明显的整体下降趋势。2.资料和方法二结果①D-二聚体正常组患者胸部CT表现比D-二聚体异常组患者严重程度低,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程度与D-二聚体值呈正相关。②肺损伤程度与百草枯中毒吸收剂量呈正相关。③百草枯中毒患者D-二聚体异常早于肺纤维性病变发生。④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病变有可复性。结论:在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中,D-二聚体值有明显升高的过程,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程度与D-二聚体值呈正相关。随着治疗进展,患者病情好转,中毒患者D-二聚体值有明显的整体下降趋势,这与百草枯中毒存活患者胸部CT征象发展、转变表现相一致,与患者总体病情发展、预后表现相一致。在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过程中,D-二聚体异常早于肺纤维性病变发生。D-二聚体升高所代表的凝血和纤溶异常在百草枯肺水肿、重症肺炎、肺纤维化等肺功能损害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使我们认识到,可以通过抗凝治疗来防治、延缓肺损伤、肺纤维化的发生。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凝血与纤溶机制非常复杂,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