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特色及其保护开发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地区的文化是有连续性与互动性的,本文研究的地理范围“肇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代表着广东西江广府文化亚区的主要地域特征。肇庆地区广为分布的传统村落,得以相对“原真性”地保留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村落聚居,是研究地区传统人居环境实践与建设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地域的差异,形式丰富多样,类型繁多,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机的活体。村落从选址择居、整体环境格局、建筑构造、技术与艺术处理、村居生活等方面无不渗透着岭南先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天人合一”居住意境的追求。当代,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与利用前景。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试图初步建立肇庆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特色研究的理论框架,希望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岭南广府传统乡村聚落研究作出补充与完善,相信本文会对肇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产生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扎根于对肇庆22个传统村落个体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结果,按照“提出问题--解剖分析——总结归纳——实际应用”的论文写作思路,探讨肇庆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动态系统,厘清古村落的发展脉络;从总体上归纳与概括出肇庆传统村落的构成及其组成要素、建设手法与特色;根据现有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操作实施情况,提出切实的保护与开发原则。
其他文献
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很关注轨道的建设和投资,而对相应的城市土地使用和开发却未给予足够重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将轨道发展和城市开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区域性竞争,我国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为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近几年来,我国东部
本文是在广州市轨道交通进入高速建设期、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广州边缘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的基础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调研相结合的的方法初步提出位于城市边
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建筑对环境的调控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雷纳·班纳姆认为,回顾人类建筑史,有3种常用的环境调控模式:“保温型"(conservative),“选择型"(selective)和“再生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不仅发生了轰动世界的政治革命,建筑界也出现了“革命性”的思潮。在这批建筑师中,最具创意且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蒂安-路易·部雷(Etienne-Louis Boullee
学位
作为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在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指引下,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