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沿线的TOD实践与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很关注轨道的建设和投资,而对相应的城市土地使用和开发却未给予足够重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将轨道发展和城市开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及研究成果,力求对TOD的理论概念和实践经验有正确的把握,然后结合广州轨道三号线的具体条件探讨实现TOD的问题。 论文从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入手,研究二者整合的十大原则。在十大原则里面总结出公共交通导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引进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TOD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概念的发展、TOD的规划原则,典型TOD的基本结构,类别、规模及TOD的优势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TOD理念的理解与认识。 为加强城市用地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的协调性,论文提出必须要在宏观层面上依托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网络城市,中观层面上建设公交社区,微观层面上融合车站出入口与周边设施.论文在规划策略上强调,各个规划阶段中必须倡导具有公交导向的用地形态和布局。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实例,从广州发展战略规划与轨道交通网的关系出发,研究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定位;进一步研究三号线沿线站区的城市结构,对车站综合功能进行定位,提出站区规划调整建议;最后在中微观层面上对三个综合发展区进行实例分析。 论文通过对三号线与沿线土地利用在不同层面的结合研究,分析轨道交通沿线及车站地区土地利用研究方法及思路,为广州市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及土地利用的优化调整提供方法指导,为我国其它大城市进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轨道交通协调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却行动迟缓,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高,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新建建筑占全国新建建筑数量达到50%以上,其中城市
学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面貌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片新兴的城市中心区也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在持续发展的背后却难以掩盖其物质空间形态缺乏有效的控制
目前,世界旅游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我国的旅游业,旅游的人数和旅游的收入都在不断的快速增长。1978年,来华入境旅游人数只有181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3万人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