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冠病毒RBD的广谱性mRNA疫苗设计与评价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re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持续进化,传播力和毒力增强的突变株不断涌现,导致现有疫苗免疫效力下降,对我国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开发对已有或潜在突变株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新冠疫苗,已成为当前疫苗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核酸疫苗,具有可快速开发、可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优点,目前全球已上市2款新冠mRNA疫苗,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性。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是新冠疫苗开发的主要靶标抗原,其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结合并介导病毒感染机体。本文基于mRNA疫苗技术体系,以新冠S蛋白RBD为靶标抗原,通过糖基化改构和单体串联,从免疫原性增强和序列覆盖度提升两个层面开展新冠广谱疫苗探索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mRNA体外合成与性质表征体系。以EGFP为模式编码蛋白,通过质粒模板构建、质粒线性化、mRNA体外转录、mRNA合成产物纯化,获得了纯度高、分子完整的mRNA。转染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mRNA-EGFP具有功能活性,能够在细胞系高效表达。(2)从免疫原性增强角度,探究RBD去糖基化对mRNA疫苗免疫原性和广谱性的影响。基于RBD糖基化位点,对RBD219(w)(R319-K537)序列进行截短设计,构建去糖基化序列RBD206(w)(I332-K537)的mRNA疫苗。在RBD单体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建了二串体RBD219(w+w)-dimer和RBD206(w+w)-dimer的mRNA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评价特异性抗体和假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虽然去糖基化能够提升RBD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但并未提升对应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广谱性,原因可能与翻译效率有关,提示mRNA疫苗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靶标抗原的免疫原性和表达水平。与重组亚单位疫苗结论一致的是,同源二串体RBD的mRNA疫苗免疫原性和广谱性显著高于单体RBD的mRNA疫苗,这一发现为设计覆盖不同突变株RBD的多串体mRNA疫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3)从序列覆盖度提升角度,探究多串体RBD对mRNA疫苗免疫原性和广谱性的影响。根据α株、β株、γ株和δ株不同突变株的流行度,构建了基于突变株RBD的RBD219(γ+δ)-dimer、RBD219(α+γ+δ)-trimer和RBD219(α+β+γ+δ)-tetramer的二串体、三串体、四串体mRNA疫苗。针对不同突变株的特异性Ig G抗体和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三种多串体RBD疫苗均产生较高特异性抗体滴度。对于Omicron突变株,RBD219(γ+δ)-dimer、RBD219(α+γ+δ)-trimer和RBD219(α+β+γ+δ)-tetramer的假病毒中和抗体显著高于RBD219(w+w)-dimer,其中RBD219(α+γ+δ)-trimer候选疫苗的免疫原性最强、广谱性最佳。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mRNA疫苗技术体系,从免疫原性增强和序列覆盖度提升两个层面,探究了RBD去糖基化和单体串联对新冠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对新冠广谱性疫苗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PC构件生产线也在不断迭代更新。本文结合构件实际生产经验,对国内常见PC构件生产线优缺点概括分析,提出新的生产线规划和设备升级思路,开发出一种投资低、产能大、可柔性生产各种构件的新型生产线,为新建工厂规划和已建成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提供更多的产线选择形式。
EPC全球网络是国际标准化的用于增强供应链中产品信息可视化的信息网络。EPCDS(EPC Discovery Service)是EPC全球网络中的产品搜索模块。企业在本地数据库中保存数据,并向EPCDS中注册产品信息索引。用户向EPCDS提交产品的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来定位和获取产品的信息。然而,不诚实的EPCDS服务商可能会返回不正确的信息给用户,导致其利益受
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周界入侵的监测水平,研究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的高速铁路周界入侵监测技术方案。首先分析高速铁路各典型场景,并结合视频智能识别、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技术自身特性,匹配传感技术与场景适应关系,提出“一景一案”的设计模式,形成针对每一高速铁路周界入侵典型场景的多传感技术融合监测方案;其次,提出监测技术方案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并实现功能设计、性能设计、接口方案设计、网络方案设计等;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PC构件生产及现场拼装是重要施工内容,PC构件生产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PC构件的吊装作业。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吊装与装配作业,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文章对PC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介绍了PC构件施工技术相关的应用案例。
装配式建筑PC结构作为建筑业工厂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提高建设效率和工程质量,并能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施工作业。以一大型商场建筑为例,重点分析了PC结构在深化设计、运输吊装和安装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从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给出了PC构件在各个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制定专项方案、力学分析等方法,保障了施工作业过程、建设工程质量的安全,装配式PC
高中数学是高中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中数学也是高中生在学习时必须要面对的重难点科目之一。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能力基础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文章对"以学定教"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促进高中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澳大利亚在博士生可转化技能培养方面已形成了"行业博士培养中心""莫纳什博士"和"职业优势博士"三种典型的培养模式。澳大利亚对博士生可转化技能培养的创新探索不仅提高了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技能,而且缓解了博士毕业生难以适应非学术职业环境的问题。我国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变革应在学术优先和兼顾职业需要的原则之下,调适学术训练与职业技能需求之间的张力,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封闭性人才培养体系,开发多样化的可转化技能
随着人类对建筑质量、环保、效率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并成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基于人们对传统现浇建筑长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两者造价成本的对比分析,指出装配式建筑在项目建设阶段成本较高的必然性,探讨其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先进性,分析其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的优越性,并提出相关方案和解决措施,为工程造价专业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经验数据
从消除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和污染末端处理三个方面入手对矿区进行综合整治,至2013年起对污染矿区采取了地面雨水截排工程+污水处理工程+采空区充填的组合处理工艺。对比2011年、2012年和2020年分别对矿区内地表水的监测结果表明矿区整体水环境变好,地表水中镉和锌的含量大幅降低。可知已实施的治理工程对矿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期建议针对废石和尾矿开展治理工程,消除重金属污染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