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在评估肝硬化患者凝血状态中的作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受损,促凝因子与抗凝因子均下降,凝血系统维持平衡稳定的能力受损,形成低凝或高凝状态。临床上肝硬化患者不仅易出血,而且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出血和血栓并存,这都与凝血系统变化有关。目前肝硬化低凝导致出血的现象广为临床关注,高凝状态导致血栓的现象也逐渐被重视。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患者病情的判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凝血指标在反映低凝或高凝状态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准确预测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而血栓弹力图(TEG)可提供凝血、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等多方面信息,这决定了TEG可作为检测血液凝固状态和纤溶现象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具有指导溶栓、抗凝、成分性输血、临床用药等多重作用。近年来TEG广泛应用于指导成分输血、高凝或低凝状态的监测及纠正、凝血机制研究等方面。目前,TEG在心血管疾病、创伤救治、器官移植等方面的应用已得到重视,但在肝硬化患者中尚应用较少。本研究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中的作用,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选择80例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 C级),并排除原发或继发性肝癌、合并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使用华法林及阿司匹林等干扰凝血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表现、腹部CT血管造影及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统计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血及血栓形成的情况。同时选择无肝胆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未使用干扰凝血的药物、肝功能正常的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上述不同人群的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常规凝血指标及TEG。比较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患者、无出血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PLT、常规凝血指标及TEG各参数变化。2、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患者中,比较合并血栓与无合并血栓患者PLT、常规凝血指标及TEG各参数变化。3、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无出血的患者中,比较合并血栓与无合并血栓患者PLT、常规凝血指标及TEG各参数变化。结果:1、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及无出血患者常规凝血指标中PT较对照组延长,D-D水平升高,PLT、FIB水平下降(P<0.05);与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患者相比,肝硬化失代偿期无出血患者的PT、APTT缩短,D-D水平下降,PLT、FIB水平升高(P<0.05),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患者的低凝状态更为明显。此外,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及无出血患者TEG检测参数中a角、MA、C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K值明显延长,R值有缩短趋势;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无出血患者相比,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患者的α角、MA、CI明显降低,提示其低凝较为明显;反映纤溶的指标LY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患者中,合并血栓组的α角明显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其余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MA、CI)及常规凝血指标(PLT、PT、APTT、FIB、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无出血患者中,合并血栓组的PLT明显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其余常规凝血指标(PT、APTT、FIB、D-D)及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可作为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凝血状态的临床指标。本研究中TEG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功能均下降(K值延长、α角缩小、MA值缩短),且在出血患者中更为明显,因此TEG对于了解患者的低凝状态、明确出血高风险、指导临床成分性输血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此外本研究中TEG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凝血因子活性增高(R值缩短),但TEG并不能准确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本研究由于临床时间较短,病例数有限,大规模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癫痫发作,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SE)可造成脑组织,特别是海马组织广泛性损伤,但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癫痫发作后产生的脑部炎症反应
信息化教学比赛作为职业学校老师的技能竞赛,如何将信息化融入课堂,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一堂高效的课程一直以来都是职业院校老师们探讨的课题.德育课,作为传统的学科,如何
目的:研究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抗NF-kB核酶基因(rAAV9-EGFP-R65)对大鼠心肌H9C2细胞的转染及对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的影响。方法: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9型重组腺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最大摄取值(SUVmax)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及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1)对76例确诊为周围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