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干预肺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在肺癌微创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全麻下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病肺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干预肺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在肺癌微创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全麻下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病肺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60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疗团队完成相关手术治疗,手术时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平均分配到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B组)术后采用连续胸椎旁神经节阻滞(continual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CTPVB)镇痛,实验组(A组)采用CTPVB+浮针疗法镇痛。在CTPVB镇痛的基础上,分别于患者术后24h、48h、72h行浮针疗法,治疗次数共三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程度、镇痛药物用量、镇痛疗效、肩关节功能评分、持续胸腔引流量等数据,对纳入实验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m),并对所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BMI、手术日期、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日、住院费用等归纳整理至Excel表格中,将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后将数据导入SPSS(V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分析: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60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45%),女性患者33例(55%),年龄范围33岁-78岁,中位年龄58岁(48岁、66岁),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共55例(91.6%)。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住院费用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疼痛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示患者VAS评分随时间点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A、B两组患者术后VAS随时间点变化的幅度差异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成对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术后6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4h、48h、72h、1w、1m VAS评分均较B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镇痛药物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罗哌卡因注射液及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两种药物用量均随时间点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且不同组别用量随时间点变化的幅度差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成对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罗哌卡因注射液用量及术后6h、72h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术后24h、48h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差异则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h、24h肌注曲马多注射液或口服曲马多缓释片情况对比,经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术后48h、72h需要肌注曲马多注射液及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术后镇痛疗效比较:A组术后24h、48h、72h的疼痛疗效均优于B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X2=60.0,P<0.001)。5、肩关节活功能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肩关节功能中位评分为76(68.0,82.5)分,其中A组患者为82.5(81.0,83.5)分高于B组的68.0(67.5,69.0)分,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住院日比较:两组中位住院日为9(8,11)天,其中A组9(7,9)天,B组11(9.14)天,A组患者住院日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共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A组患者全部未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可显著缓解肺癌患者微创根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改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日,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术后疼痛的镇痛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汤水福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已近40载,对于运用中医药手段预防及治疗肾脏相关疾病具备丰富且有效的宝贵经验,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及较高的影响力,总结其中医临床经验并加以传承、发扬,对于年轻医者的学习及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医学在现代的进步也将发挥正向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未透析或肾病科住院的肾性蛋白尿患者。收集所纳入
目的:观察八步针刀法治疗劳伤瘀滞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运用膝关节周径、疼痛VAS评分、足底压力冲值比值及WOMAC评分评价八步针刀法治疗劳伤瘀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课题制定的纳入标准收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八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各30例。八步针刀组取患侧髌上囊、髌下韧带刺激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上部及下部、外侧副軔带上部及下部、腘肌止点和腘窝内侧刺激点共八个解
目的:探讨健脑方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属脾肾亏虚型临床疗效评估,总结刘仕昌教授临床经验,扩大健脑方临床运用范围,为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辨治思路。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经影像学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6个月内经CDR量表、GDS量表和(
目的:比较分析脓毒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探寻单核细胞HLA-DR活性检测(m HLA-DR)、淋巴细胞总数(Lym)等现代微观指标与脓毒症中医证候分型的相关性,为脓毒症免疫抑制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符合纳排标准后,纳入54名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毒热证组、血瘀证组、急性虚证组、腑气不通证
目的:血液透析是肾终末期疾病最常见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并不乐观。故本文通过对初始血液透析患者一年内住院情况及基线临床特征研究,分析影响初始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可望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风险,延长其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血液透
目的:本研究包括三部分的内容。通过对临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处方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出其中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提供用药参考。其次,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并探究核心处方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大鼠的影响,初步探究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潜在机制。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出核心处方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多靶点、多化合物调节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及深入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
目的:观察术中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为后续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术后谵妄,进行早期术后谵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拟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T组于麻醉前30min在患者的神庭穴、印堂穴、双侧合
目的: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运脾解毒通络祛湿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并通过非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设计原则,观察运脾解毒通络祛湿方治疗中度疾病活动度的RA(脾虚兼湿毒瘀痹阻证)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方法: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中的gene数据库检索RA靶点,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运脾解毒通络祛湿方成分和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分
目的:本研究运用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观察雷火灸联合针刺对失眠以及心胆气虚中医证候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针对失眠心胆气虚型有效、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案及依据,丰富失眠的中医治疗手段。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6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以1:1比例分成治疗组(雷火灸配合针刺)、对照组(普通艾灸配合针刺)各30例。治疗组以雷火灸施灸,对照组以普通艾灸施灸,两组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且在妇科学中无法治愈的疾病,受到社会、环境、生活等因素的影响,DOR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不仅影响生育,也影响心理健康及家庭生活品质。以及直至目前,在中国知网、Pub Med等数据库,检索发现,发表有关DOR的文献数据是大幅度攀升的,研究DOR的学者明显增多,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文献的评价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辨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