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由詹姆斯·马丁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评价理论,也被称为评价系统,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发展。该理论主要研究语篇中的评价资源,探究人们使用何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从而建立或加强与读者或听者之间的联系。它包括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毕业典礼演讲是公共演讲的一种类型,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尽管许多学者曾以政治演讲为着眼点对公共演讲进行过研究,但是毕业典礼演讲并没有像政治演讲那样受到广泛的关注,从评价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的就更为少见。 本论文选取了哈佛大学近几年内倍受欢迎的四篇毕业典礼演讲,结合运用评价理论,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不同的方面对毕业演说进行评价性分析,旨在探讨演说者偏好使用哪些评价资源来实现语篇的交际功能,实现与听者的交流。本论文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数据和表格,归纳总结出毕业典礼演讲的评价特征。 在“态度”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毕业典礼演讲的特殊情况使得“情感”资源所占比例远高于“判读”和“鉴赏”资源。激励与鼓舞是毕业典礼演讲的又一特点,因此“判断”系统中的“能力”与“韧性”资源频繁出现。 在“级差”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演讲者为更好地强调其观点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而采用了大量的“语势”资源。此外,毕业典礼演讲的劝说的功能使得演讲中使用较多的“强势”资源。 在“介入”方面,“对话紧缩”资源的频繁出现很好的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此外,“引发”资源中的情态词的大量使用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间的距离并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透彻地了解毕业典礼演讲语篇的独特的特征,从而对公共演讲的阅读和教学起到一定的教学指导意义。与此同时,这一研究也促进了评价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为评价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