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青铜葵花》英译本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儿童观的改变,儿童文学渐渐从鲜有人问津变成受到关注。然而,众多研究讨论的是国外优秀儿童文学的译入,我国优秀作品的译出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将以《青铜葵花》作为研究文本,运用对话理论来探讨儿童文学的英译。通过五组对话关系的分析,主要关注译者如何再现原作韵味。《青铜葵花》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的又一力作,以苦难为主题,对当下的享乐主义进行了反驳,希望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地面对艰难困苦的态度。整部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苦难是生活的常态,在符合儿童特点、充满童趣的语言中隐藏着苦难。该作品由Helen Wang翻译成英文,并于2015年在英国出版。其《青铜葵花》译本获得2017年“麦石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奖”。对话理论是俄国伟大的哲学家巴赫金所提出的理论,是其思想的精髓。对话理论关注他者、对话双方的平等地位、对话的永恒性和未完成性。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的对话方式,沟通着存在差异的双方。这种差异也促成了对话的形成。对话理论,为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角色和读者多个参与者的平等参与提供了理论基础,翻译的完成正是这些参与者的积极对话的结果。  本文主要研究翻译过程中的五组对话关系,以及在这五组对话关系中译者是如何对原文进行重塑的,进而总结出儿童文学英译的翻译方法:通过精准选词、特殊拼写、明晰化、省略等方法来表现原作的隐含意义;巧用修辞、头韵、尾韵等来再现原作意象与美感;采用重复、模仿、短句、直译等来重塑人物形象;采用直译加注、意译来表现文化韵味;利用插图、增译来帮助译语读者理解原文。
其他文献
本文将基于语料并结合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言语交际学来对外交语言中的冗余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外交语言中的冗余信息指的是在回答记者或其他外交人员提出一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典籍和中国文学作品被译介到了西方世界。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陆续诞生了几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红楼
新闻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报道被期望是客观公正的,然而它却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报道者或者他代表的集体背后的意识形态立场。费氏三维
从宽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WFOCT)系统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探讨了宽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中系统的分辨率、测量灵敏度和动态响应范围等性能参数,分析了影响这些参数的主要因素,介
《海浪》,出版于1931年,一直被认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写作技巧最为成熟,最具实验性,也最具个人写作风格的一部诗性小说。《海浪》有别于传统小说,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情节,也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独特身份使她成为有着高度民族责任感的作家。作为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宠儿》现已成为当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