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部经济是一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型城市经济形态。从资源优化配置出发,企业将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成本较低的其它区域,以实现科学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企业总部之间的信息沟通、业务来往需求,又能够带动周边生产制造基地的经济发展。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规模发展的必然结果。成都作为我国西部中心城市,是内陆较为发达的经济中心之一。锦江区作为成都市的核心城区之一、中央商务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商贸繁华区”,被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是成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全市1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一半以上均落户在锦江区。在“第四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成都市锦江区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称号。如今,锦江区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成都市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重大项目“二轴四片”规划中,东大街被确定为全市的金融商务主轴,将着力打造5.2公里的金融一条街。目前,已有两百余家金融、商贸、中介服务企业入驻东大街,金融街的建设已具雏形。本文以成都金融东大街为例,运用总部经济理论分析成都金融产业的集聚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总部经济的主要做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出金融东大街的经验借鉴,结合成都实际,探索成都发展金融街总部经济的可行路径。立足基本思路,东大街发展总部经济应遵循三点原则——“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充分体现“国际化金融、田园城市和激情活力”的建设理念,采取“政府规划主导、企业实施运作、市场主动参与”的模式,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加大投资软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通过聚合金融业高端人才、打造国际化金融产业平台、创建中西部最优金融商务主轴,使金融东大街总部经济成为实施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更好地服务于西部经济龙头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为提高成都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竞争力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