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新疆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即常委以上人员)现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及工作现状,发现其工作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促进新疆医学会发展的建议、对策,从而推动新疆医学会这个社会团体的工作在新疆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方法:在新疆医学会53个二级专业委员会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核心成员发放《新疆医学会各专科分会委员基本信息调查表》,被调查对象必须在疆内各单位任职,纳入调查的分会有2/3以上的被调查者均为在岗职工,并依旧从事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先将收集到的各类数据逐条输入Excel数据库中分类整理,再将整理好的Excle数据导入EpiData3.1软件,采用SPSS21.1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科研产出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的科研产出纬度与可能的因素采用卡方检验,P值≤0.05表示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新疆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构成在46-55岁组人数最多;汉族占81.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占52.1%,其中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占16.9%,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占48%;所在单位情况:新疆医科大学系统人数最多;获取硕士生导师资格组占41.3%,获取博士生导师资格人数占15。9%。2科研产出情况:新疆医学会各分会核心成员三年内发表少于6篇共计396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3.3%;15.2%的核心成员发表过高质量SCI国际期刊论文;获得自治区或国家级科研奖励人数占9.6%;有发明专利占5.9%。3科研产出影响因素:发表国家期刊与所属单位、最高学历、海外留学经历、海外培训经历、是否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所属分会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表SCI论文与所属单位、最高学历、海外留学经历、海外培训经历、是否为导师、所属分会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研成果获奖与所属单位、最高学历、海外留学经历、海外培训经历、是否为导师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明专利与所属单位、最高学历、海外留学经历、是否为导师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新疆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的资源优势,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各分会之间横向交流,构建绩效评估机制,激励科研产出,提高学术水平,同时增强人才储备力量,做好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