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苏轼形象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xu20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北宋时期大文豪,是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自古以来便是许多文人羡慕和学习的对象,在文学和政治上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时期,文人地位一落千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使得他们对于文人这个阶层非常关注,于是在文学作品中对于前辈文人有了更多的描述,比如李白、柳永等,其中涉及苏轼的篇目非常多。在元代文学中,元曲是最受世人关注的文学类别,其中涉及苏轼的作品也不少。本文从元杂剧和散曲两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概括出元曲中苏轼形象的特点,并与历史人物苏轼进行对比分析出二者存在的差异。最后结合元代文人的生存处境以及他们面对特殊处境时采用的处世方式探析元曲中苏轼形象成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元杂剧中的苏轼形象。现流传下来的以苏轼为主角出现的杂剧共有三部,它们分别是《花间四友东坡梦》、《苏子瞻风雪贬黄州》及《苏子瞻醉写赤壁赋》。苏轼的形象特点主要围绕“理想文士的典范”和“坎坷文士的代表”两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二章研究的是元散曲中的苏轼形象。苏轼在元散曲中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文人之一,学者们研究得比较多的往往是元杂剧中的苏轼形象,却忽视了散曲中的苏轼形象。本文将涉及到苏轼的散曲作品绘制成表格,并归纳出苏轼的形象特点。散曲家赞赏苏轼的才华和人品,直呼苏轼为“坡仙”、“诗魔”;同时,对苏轼的坎坷人生表示同情,将苏轼塑造成“寂寞伤怀”者、“遁世文人”、“疏狂怪人”等形象。第三章主要将元曲中的苏轼形象与历史人物苏轼进行对比。发现元曲家在塑造苏轼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没有改变的是苏轼杰出的才华和高洁的道德品质,然而元杂剧中的苏轼形象与历史人物苏轼差异较大。散曲中的苏轼形象甚为光辉耀眼,称呼苏轼为仙人,对苏轼的推崇溢于言表,展现出的苏轼形象完美无缺。第四章在第三章比较出元曲中与历史上苏轼的差异的基础上对元曲中苏轼形象生成之原因进行探析。从元代文人的遭遇和面对特殊处境时采取的处世方式可以看出,曲作家善于选择那些易于表达心绪的人物形象并加以改造以表达内心的不平之鸣,即“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最后总结全文,在此基础上,对元曲中苏轼形象特点及生成原因作一整体把握。从而指出本文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一方面加深对文化名人苏轼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元代文人接受文化名人时呈现出来的特点可以窥见元代社会风貌和元代文人的精神状态。
其他文献
路翎与莫言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优秀作家,二者的创作有着自身鲜明的艺术特点,亦带着属于各自时代的深刻烙印。在路翎与莫言的作品中出现过多元各异的表现主题,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对它的评价﹑争论﹑阐释﹑乃至猜测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间,由于文学批评研究视野的开阔和对国外优秀的文艺评论的借鉴,使得《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落在实处,本课时间跨度大,且每个阶段的特点、原因都不同,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掌握并理解民族工业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感
保险业本质上是一个竞争性行业,法律鼓励保险业主体通过公平竞争来实现经济效益,维护保险业的正常经济秩序。考虑到保险业的特殊性,需要在保险业维持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状态,
蚁群算法(ACA)是一种新兴的智能优化算法,具有分布式计算、信息正反馈和启发式搜索的特征,在解决许多复杂优化问题上已经展示出其优异的性能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将蚁群算法应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湘雅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破解资源环境瓶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分析了重庆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重庆市现代特色效益
秦淮区地方志历史文献系统内容中,囊括了秦淮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间传说、历史典故、风俗民情、土特名产等各个方面。从南京市范围看,一部南京史,三分之二以上在秦淮。
2018年中国和俄罗斯都进入一个新的政治周期和外交周期,持续高水平发展的中俄关系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2018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了高水平运行。两国领导人亲自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