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师》一书记述了新西兰作家、教育家希尔维亚·阿什顿-华纳给毛利孩子教英语的经历。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不发达地区以及母语为非英语地区的英语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书已有超过十七种不同语言的译本,但至今没有中文译本。笔者选取了该书第一部分前六章(共计13000多字)作为翻译项目进行本次翻译实践活动。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给学生教授重点词汇、单词拼写、阅读和写作、户外活动以及计数等。《外语教师》句型变化多,尤其是强调句、倒装句以及省略句非常丰富。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的排比及反问等修辞手段。所以,对于本书的翻译而言,语言风格的传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尽量采取直译的方法以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式,力争比较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风格。只有在可能违背汉语的基本规范的情况下才采用意译。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在此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1.英语经常省略相同的动词,而汉语总是重复或是注意动词和名词的搭配,因此翻译时要考虑翻译方法中的添加法和重复法。2.英语喜欢用非人称主语,尤其是以形式主语“it”开头的句子和“there be”句型,汉语习惯用人称主语,那么翻译时就要进行非人称主语的转换。3.英语倾向于静态语言,经常在句中使用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相反的是,汉语更多的是一种动态语言,多使用动词,甚至是连续动词,翻译时要注意词性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