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之歌——《我的安东尼亚》中的二元对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薇拉·凯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草原三部曲”《啊,拓荒者!》《云雀之歌》和《我的安东尼亚》闻名。《我的安东尼亚》是“草原三部曲”中最为成熟的一部,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小说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西部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欧洲移民者在北美的拓荒故事,故事中充满了各种元素的对立和碰撞、矛盾和冲突。  自小说出版以来,评论界对《我的安东尼亚》做了诸多阐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传记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批评、原型批评和文化批评等。虽然先前的研究涉及到空间与身份研究,人与自然的冲突,以及人、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但大多仅着眼于一个方面,很少有评论者从二元对立的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这部小说,也没有与作者的思想主张结合起来探讨。因此,基于前人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本文拟从二元对立的视角,对《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物质主义和拓荒精神这三组主要的二元对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通过这三组对立分析,揭示小说中这些矛盾与冲突,并探究作家小说创作的真实意图。  论文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首先是对薇拉·凯瑟及《我的安东妮亚》的介绍、文献综述以及对二元对立的文学批评原则的定义和阐释。然后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该部分主要详细阐释了三组二元对立,即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物质主义和拓荒精神。在这三组二元对立中,城市、人和物质主义通常被定义为积极正确的,农村、自然和拓荒精神往往被赋予消极落后的形象。然而,无论是在凯瑟所处的年代还是当今社会,农村、自然和拓荒精神都是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通过对小说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小说构建了矛盾并置的真实边疆,展现了新旧世纪交替时期美国中西部复杂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拓荒者历经艰辛在西部草原上开拓出美好的家园;另一方面,美国的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也对西部拓荒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体来说,小说在矛盾对立中体现了小说作者鼓励回归自然,赞美农村,歌颂移民的拓荒精神的倾向。
其他文献
阿兰·布鲁姆认为高等教育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规模和细节上的失衡导致了美国人心智的封闭。为了使这种局面得到扭转,他提出了用“爱欲教育”开启人的心智策略,来阻止或者至少减缓美国人心智封闭的进程,即通过阐释文学作品唤醒“性渴望”、“激情渴望”和“向善的渴望”来解决美国人心灵上孤立的现代性问题。美国人在“爱欲”的帮助下完善自己的心智,并获得克服现代性危机的力量。布鲁姆从三个维度定义了“爱欲”:“性渴望”
学位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小说翻译的活跃时期,在中国小说翻译史,乃至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在短短二十年内,我国翻译了近千种外国小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翻译外国小说的第
本刊讯7月4日,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发文,决定对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合肥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表彰,我院榜上有名,被授予“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因其对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产生的革命性影响而闻名于世,他为美国戏剧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受到一定的伦理约束,需要伦理规范来指导译者协调处理各主体间的关系。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行为提供指导和解释,自然也就难以回避伦理
偶读《资治通鉴》,看到狄仁杰因子毁祠故事,不觉为之叹息。史载:“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后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资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历史上曾是欧洲的殖民地。加澳土著民族从殖民时期开始就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土著女性因为受到主流文化与父权社会的排斥和压迫,成为了“双重局外人”。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