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茅草原植物根与叶形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草原植物生长策略及其对养分变化的响应,本文比较分析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根与叶的形态特性及其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策略,糙隐子草主要采取快速获取资源的生长策略,表现为具有高的比根长和比叶面积;冷蒿则主要采取保存资源的生长策略,表现为具有较高的根组织密度和较低的比根长;克氏针茅对资源的获取和保存能力都相对较强,表现为具有较大的比根长、较小的比叶面积和中等大小的根与叶组织密度。氮素添加主要影响克氏针茅和冷蒿的根特性,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克氏针茅比根长显著增加,根组织密度显著降低,说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多克氏针茅根系对氮素的获取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其在群落中的生物量比例显著增加。冷蒿根表面积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多显著降低,说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冷蒿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其在群落中的生物量比例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少。氮素添加没有显著地影响糙隐子草根和叶特性,它在群落中的生物量比例也没有明显规律。因此,我们研究结果证明通过植物根和叶形态特性的变化能够预测植物在群落中地位的改变。   根与叶特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反映植物对资源获取和保存的权衡能力,研究植物根与叶特性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植物的生存对策,更好地预测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我们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的根与叶特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和根与叶总体关系。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特性之间、叶特性之间以及根与叶特性之间均存在相关性,植物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根与叶中是相似的,且体现了植物对资源的获取与保存的权衡关系,如根组织密度与比根长负相关,叶组织密度与比叶面积负相关等,根与叶对应指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施氮肥使根与叶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强弱发生变化,表明氮素添加是影响植物根与叶特性之间关系的因素之一。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物种根与叶关系密切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根与叶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根与叶总体的关系贡献程度也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即时通讯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目前有许多的IM系统,如AOL IM、Yakoo IM和MSN IM,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技术,而且它们互不兼容。XMPP/Jabber的提出打
环境因子对林木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同一物种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也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它们通过不同的生长策略,调节其形态和形态可塑性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同样,植物对生
自上世纪40年代晶体管诞生以来,微电子器件的尺寸在不断地减小,时至今日已进入到了纳米电子器件的时代。纳电子器件并不仅仅是器件尺寸的减小,器件的量子效应使其工作原理完全不
学位
镶嵌在二氧化硅介质中的纳米晶硅(nc-Si/SiO2)因机械强度高,发光稳定性好,制备工艺与集成电路制备工艺相兼容,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nc-Si/SiO2方法很多,其中常见的
第一部分是利福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内部TetR家族调控蛋白RifQ的功能鉴定。利福霉素是由地中海拟无分枝菌合成的临床用抗生素,其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发挥重要
生命体的氧化还原的平衡调控机制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Denham Harman就曾提出过自由基衰老学说。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氧化还原状态不同,维持
近年来,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日益为生态学家所重视,已成为生态学发展最快的领域和生态学理论发展的核心之一,群落的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常用指标。植物种群分布
光参量产生是由抽运光子流和量子噪声在非线性晶体里的综合作用,其下转换光子具有时间、空间、偏振、频率等高度相关特性,具有从抽运光频率到晶格共振频率的宽光谱分布。光参量
1.31~1.55μm近红外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是多年来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器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由于近红外波段现有的材料体系存在较大困难,使其相应光电子器件、特别是集成光电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