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中元节仪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oke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元节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元节的节日文化所固有的特点,加上破除“迷信”思想的影响,中元节节日民俗一直没有受到学界普遍关注。本文是中元节节俗仪式的村落民俗研究,以大理白族龙龛村中元节(当地人称为“七月十四”)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村落中元节节俗仪式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田野调查的资料,在村落民俗研究模式下在“七月十四”的村落节日传统中解释节俗仪式的内在运行逻辑及其过程、内涵与功能。节日具有自己内在运行的机制,龙龛村“七月十四”具有两套节日祭祀系统,即家庭祭祀和村落祭祀、两类性别祭祀组织,即“耍香龙”和“莲池会”妇女的“拜经”和“撒粥”,它们赋予节日以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节日文化空间。节日祭祀仪式的进行,不仅展示了仪式运行的内在逻辑,而且展现了村民深层的信仰世界。其次,借助节俗仪式来解释“七月十四”村落节日传统的意义与传承。家庭祭祀和村落祭祀作为“七月十四”的核心不断被重复展演,“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其传承的动力在于村民对于仪式意义的深信不疑。笔者依靠田野口述史的材料,以节日祭祀仪式为核心展现了一个动态的节日仪式发展演变过程。尤其通过对“耍香龙”仪式的组织、举行等的口述史材料的分析,展现村落“七月十四”的节日传统,并对维系节日传承的核心力量进行探究。论文第一章主要着眼于对村落中元节节俗仪式调查点的介绍,论述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大理地区及其调查村落的生境文化;第二章的写作主要依靠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是大理白族村落龙龛村的“七月十四”的田野民族志;第三章在民族志撰写的基础上,对村落节俗仪式的内涵及其所体现的村落信仰观念进行了“深描”;基于前三章对村落节俗仪式现存状态的全面研究,第四章的写作则从历时的角度,通过口述史资料对“七月十四”节俗仪式进行了观照,力图展示在村落历史变迁中节日所承载的村落民众的现实历史记忆和深藏于节日背后的真实的村落生活;余论部分是笔者对村落中元节节俗仪式变迁过程和趋势的简单思考。
其他文献
纪尧姆·德·马肖是西方中世纪时期的重要作曲家、14世纪法国“新艺术”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他的世俗歌曲创作开创了西方世俗音乐的先河,使世俗音乐首次载入了西方音乐史册。本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以经济竞争为主,而经济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同时又是粮食消费大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对我国的巨大挑战,与当前国际上大范围的粮食价格上涨形势相比,我国的粮食价格上涨
藏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青藏高原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为藏传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使得宗教和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诚信是一种美德,理应受到个人和组织的重视。但是,为了追逐利润,诚信对于企业的意义却常常被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忽视。例如,国内曾经出现的“陈馅月饼”事件、“三鹿奶粉”事
介绍了某电厂二期工程锅炉受热面集箱在安装前进行设备复验过程中,发现集箱管座角焊缝存在裂纹缺陷问题,该裂纹属于热裂纹,是典型的弧坑裂纹.通过核查集箱的材质和无损探伤的
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源城市,其特定的民族工商业经济构成和由此形成的工商文化背景,孕育了众多承载其工商文化地域特征的物质实体,荣巷民居便是其中之一。对于无锡来说,
目的外科手术后的危重症患者常因病情的需要,接受一系列有创伤性的治疗,而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动静脉穿刺等,易出现睡眠不足,定向力障碍,从而产生焦虑、烦躁、谵妄
荣巷古镇是无锡本土民居建筑中文化特色鲜明,历史背景深厚的历史街区之一,它现存民居规模的完整性,以及其典型的传统与中西合璧式建筑风貌共存的特性已经得到了城市文化遗产
无锡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作为无锡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居民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它伴随着民居的发展,是无锡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营造,结合自身的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