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铝、钼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的长余辉纳米材料能够吸收外部光源能量并储存起来,当光源移除后,该材料能把自身储存的能量缓慢地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材料,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对节能环保材料的重视,该材料得到了广泛发展与应用,如可应用于交通、应急照明、防伪等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共沉淀和水热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了两种新颖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做了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合成了Eu、Dy共掺杂铝酸锶的长余辉纳米材料。通过单因素优选实验探究了硝酸铝的用量、激活剂和助激活剂的掺杂量、酸碱度、水热时间、H3803的用量、以及煅烧时间对目标产物荧光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条件进一步优化,获得了最佳合成条件:激活剂的掺杂量nEu/nsr=0.02,助激活剂的掺杂量nDy/nEu=2.5,水热时间t=8 h,煅烧时间T=2.5 h。通过重复实验对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基质均是Sr4Al14O25与SrAl2O4的混合晶相;外观形貌大多是粒径约为100 n1n的类球型状;其特征发射峰位于460 nm左右,对应着Eu2+离子的4f65d→4f7跃迁,肉眼观察为蓝光;余辉曲线的形状大致相同,均经历快衰减和慢衰减两个过程,显示长余辉性能。(2)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合成了Eu、Dy/Nd共掺杂钼酸锶的长余辉纳米材料。通过单因素优选实验探究了激活剂Eu3+离子掺杂量、共沉淀温度、水热温度、pH以及煅烧时间对目标产物荧光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条件进一步优化,获得了最佳合成条件:激活剂Eu3+离子的掺杂量为25%,共沉淀温度H=35℃,水热温度K=145℃,煅烧时间T=2.5 h。通过重复实验对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基质均是SrMoO4的晶体结构;外观形貌大多是直径约为0.5-1μm的类球型状晶体;其特征发射峰位于616 nm附近,对应着Eu3+离子的5D0→7F2跃迁,肉眼观察为红光。同时,在最佳合成条件下,考察助激活剂Dy和Nd离子的添加对目标产物余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基质均是SrMoO4的晶体结构;外观形貌大多表现为类球型状,掺杂Nd离子的目标产物的颗粒粒径要比掺杂Dy离子的小,大约在0.1~0.2μm;其特征发射峰位于616nm附近,对应着Eu3+离子的5D0→7F2跃迁,肉眼观察为红光;余辉曲线的形状都大致相同,均经历快衰减和慢衰减两个过程,且掺杂Nd离子的目标产物的荧光强度和初始余辉亮度都要优于掺杂Dy离子,显示长余辉性能。
其他文献
对辐射技术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γ射线、电子束、激光和微波辐射三种技术对不同储粮害虫的防治机理、生物效应、剂量水平、防治效果等的研究,并展望其应
研究了一种新型液体混凝土超缓凝剂(命名为WHⅡ型),并探讨了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水化热、凝结时间、强度等的影响.运用XRD,DTA以及SEM等方法对水泥水化过程进行研究的
1999~ 2 0 0 1年 4~ 1 0月对东北小鲵的调查 ,实验结果表明 ,每年 4月中旬至下旬为出蛰期 ,9月底至 1 0月初为入蛰期。性成熟时体长雄性 90mm以上 ,雌性 86mm以上。孵化期 1 4~
测试了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南宋地层(修内司官窑)和元代地层,以及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出土瓷片的微量元素.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指出:老虎洞窑2个地层和汝官窑瓷片胎的微量元素含量分
问题的提出2007年嘉兴市制定了《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并成立了“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在2009年嘉兴市环境保护局与环境保护部规划院签订技术合同中
目的调查分析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单位体检中心自2015年12月~2016年9月在体检中心的参加体检人群1100例,对其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根据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划分琼西-粤西、桂南-桂东-粤中、桂西-滇南、粤东—闽西南等4个木薯产业优势区,并对各优势区的自然条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目标
在高度信息化时代 ,网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互动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开辟了个人社会化的崭新时代和广阔空间 ,它在给个人社会化带来积极
<正>2005年,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刘先觉教授发起的首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为新时期外国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各高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