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也是整个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人口分布变动也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特征。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研究这4个城市人口分布变动特点,分析其所处发展阶段,以便了解把握我国大城市的发展规律。这些将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制定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研究大城市的人口分布变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上海市进入绝对郊区化远域推进阶段。1990年至今,上海市人口郊区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心城区人口持续下降,边缘区转变为人口迁出地,近郊区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开始下降,远郊区的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从全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区人口分布更加均匀,高度集聚的人口形势得以缓和,郊区的分布则趋于集中,人口在全市内分布更加均匀。北京市处于绝对郊区化的近域郊区化时期。1990年至今,人口郊区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扩散范围向近郊区延伸。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持续减少,但减幅却有所减小,边缘区人口集聚能力降低,近郊区对人口吸纳能力有所上升,远郊区仍然人口增长缓慢。从全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区人口分布更加均匀,边缘区、郊区的人口分布趋于集中,全市整体呈现均匀分布的发展趋势。天津市处于相对郊区化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小幅增长,人口密度持续增大;边缘区人口集聚能力较强,是人口最主要迁入地;近郊区和远郊区也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口迁入,人口增长率较高。中心城区、近郊区人口分布更加均匀,远郊区趋于集中,全市的人口分布更加均匀。重庆市城市化过程继续推进。1990年代,重庆市中心城区和边缘区人口大量迁入,郊区人口迁出,人口分布表现出显著的向心集聚形势;2000年至今,重庆市人口总体增量较小,但市内各区域人口仍向市中心迁移,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边缘区以及郊区各地域内的分布都更加集中,人口分布总体表现出明显的集中态势。上海、北京、天津和重庆4直辖市的城市发展阶段不同,人口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变动形势也各有特点,造成城市发展阶段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经济水平差异是根本原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口的迁移扩散提供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口活动距离增加,旧区改造工程进一步促使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外迁,而房地产业则为大量外迁人口提供住房支持,成为人口郊区化的有利支撑。外来人口对促进城市发展也起到了较大作用,北京、上海两地外来人口的迁入地不断向外扩散,加速了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下的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在短时期内引起人口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发生变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直接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