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的翻译主客体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uuu52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作为一门艺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了。自从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开始交流的一刻,翻译便悄然而生了。几千年来随着翻译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到独立的翻译学科,再到如今翻译与美学的联姻,人们对译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层面,也不再单纯的局限于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的陈列,人们的目光已经投向译事活动的主体——译者。译者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欣赏者,也不同于评论家,审视原文的过程对于译者来说仅仅是译事旅程的开始。翻译美学的产生及发展让我们对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在整个翻译审美过程中的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译者首先作为原文的读者,品读原文,欣赏体会其中之美;继而凭借自身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在自己的译文中展现、重塑原文之美。这一过程听似简单,然而凡是曾为译者的人都深知其中之苦,正如刘宓庆教授所言“方寸之地,步履难移”(刘宓庆,2005)如何利用翻译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来促进翻译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将从美学角度对双语翻译中原文(审美客体)与译者(审美主体)之问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译者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让原文的美学要素在翻译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传达。本文将列举一批经典的中英文互译的译文论证这一观点。本文由四章组成。首先作者在导论部分,提出了论文的命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第二章,翻译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客观制约。此部分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因各种领域的客观制约而引起的不可译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第三章,翻译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作为译事活动的主体在翻译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对译者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部分对译者应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对如何从翻译美学角度对有效的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进行了论述。在结论部分,作者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液压滑升模板的组成与构造、施工工艺。该项施工技术具有节省材料、施工进度快、结构整体性好等优点。在筒仓、冷却塔、烟囱、剪力墙施工等方面可广
论文论述了波导双工器的设计方法,在常见波导双工器设计技术基础上提出了抑止寄生通带的方法及实现。双工器是微波通信、雷达、卫星通信中实现双工通信所必不可少的器件。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大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为了推动大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这里我从思想史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将我国报刊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正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由于核电企业的特殊性和在普通社会公众中的神秘感,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尤为引人关注。本文从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着手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是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条件.但是数学概念是极具抽象性的,给学生
目的 观察654-Ⅱ针穴位注射及中药贴脐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方法将小儿腹泻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静脉补液等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
针对较高地下水位情况下大型建筑物深基坑的降水施工,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孟良河倒虹吸工程,采用水力学中的完整潜水井计算理论,对大范围深基坑进行降水方案设计,提出在满足施工
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不仅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而且影响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内涝灾害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该文结合近年来北京、
随着中国通信业的融合重组的完成,通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相应地行业监管也日趋规范。通信运营商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面临着3C挑战,即来自顾客、竞争、变化的挑战,因此移动
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解答用户信息提问过程中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此,结合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从法制法规、技术支持、行业自律、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