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指出要在教育领域引入“平台+教育”的服务模式,同时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是该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标志着教育领域已经着手开展“智慧化”建设。以此为风向标,高校对教育、科研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改革势在必行。高校是教学、科研的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中心,应对师生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服务。在教育大数据视域下建设智慧服务模式是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指出要在教育领域引入“平台+教育”的服务模式,同时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是该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标志着教育领域已经着手开展“智慧化”建设。以此为风向标,高校对教育、科研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改革势在必行。高校是教学、科研的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中心,应对师生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服务。在教育大数据视域下建设智慧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契机,为用户提供专业强、个性化水平高的智慧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分析教育大数据,获取用户的教学、科研、行为信息,对用户需求做出判断,据此有针对性的制定服务计划,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也逐渐向主动型转变。本文的正文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探讨,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阐述本研究所涉及的教育大数据、智慧图书馆、图书馆智慧服务、智慧服务模式的概念。第二章调查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笔者通过网络调查法对42所双一流院校开展的智慧服务进行全面调研,从智慧科研服务、智慧空间服务、个性化阅读推荐服务、咨询服务、自助服务及设备、教学支持6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高校学生对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发现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优势与不足;对教师进行访谈,问询了教学支持服务和智慧学科服务开展现状以及教师对这两种服务的看法。第三章阐述了对教育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做前期分析,笔通过前述调研分析用户现实需求,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下,阐述构建融入教育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目标愿景;在第三章还分析了教育大数据对智慧服务模式的支持作用。通过第三章的前期分析,第四章系统阐述如何构建教育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搭建总体框架。分析智慧服务模式的5个构成要素,分别是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根据调研反馈的问题,从实践的角度上提出了教育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中的具体应用。第五章结合调研内容以及第四章构建的智慧服务模式提出了关于提升馆员数据素养、创新咨询服务、增强数据交流、加强图书馆空间服务和线上服务、保障数据安全的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笔者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人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师范教育,以及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教育实践经历,使他深化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提出了关于教师工作的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深受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思想和“五四”时期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仅虚心向老师学习、尊重教师,还致力于提高教师们的地位和经济待遇,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
1897年到1921年,是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24年。从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从改良到革命,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兴起,陈独秀作为这一系列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直至领军者,其在各个领域的相关探索镌刻着近代中国走向的印记,对近现代中国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分析陈独秀的探索历程及其探索内容有着重要的理
宋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其舞蹈形态包裹着宋代人特有的文化气息。宋代时期典型的文化产物——宋词,是宋代舞蹈文化、舞蹈表演情景得以记录和存留的重要载体,因此宋词可成为宋代舞蹈研究中有力的参考文献和信史,即成为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全宋词》中摘录出的一百四十七首宋代舞词为主要观照对象,依据不同部位的舞蹈细节描绘将其划分为三大形态类别,即舞袖、舞腰、舞步,并将其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分析
云存储和云计算服务的兴起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研究价值,云存储服务可以通过为资源有限的客户提供专业知识和维护服务,降低个人和企业的数据管理成本。将数据存储到云服务器的这种方式节省了用户本地的存储空间,但是云服务器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完全可信的,将会造成隐私泄露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提出了可搜索加密(Searchable Encryption,SE)方案。SE方案可以使合法用户能够在云服务
多和田叶子(1960-)是日本当代文坛著名女作家,她旅居德国近四十年,在用母语创作的同时,还创作了多部德语作品,并从事日德双语翻译,在世界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不仅是日、德两国文化的结晶,更是东西方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1991年,多和田叶子凭借代表作《失去脚后跟》获得第34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在当代文坛崭露头角。1993年,又以《狗女婿上门》获得芥川奖。进入21世纪,多和田叶子的文学创作达到
农家书屋,作为一个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自2007年投入建设以来,历经了十余年发展建设。虽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脚步的日益加快,大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工程并没有适应时代浪潮,出现发展受阻或停滞的现象,且无法满足新时代农村居民对文化信息服务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家书屋仍然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乡村文化振兴的重任。因此,农家书屋需要在乡
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掀起了国人阅读的热潮。同时阅读信息工具的革新使得社交化阅读逐渐成为国民重要的阅读方式,而高校学生由于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强成为了社交化阅读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学生的社交化阅读行为更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针对社交化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探讨与社交化阅读的启示对策分析,而鲜有对于社交化阅读行为的研究,阅读生态链理论从信息流动的角度对社交化阅读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革新之势,推动着大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观念的增强与进步,由此催生了众多在线健康社区(Online Health Community,OHC)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基于在线社交、获取医疗资讯和利用健康知识的目的活跃于在线健康社区之中,在线健康社区也逐渐成为大众社交互动咨询、获取健康资源、共享医疗信息、关注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新式渠道。尤其是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
孔府档案是留存在山东曲阜关于孔氏家族的私家档案,它真实全面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后代子孙四百多年来的历史活动,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该档案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对其内容的研究和开发难度大,进展缓慢。数字人文的诞生为孔府档案资源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人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和创新,改变以往传统整理统计的研究模式,为文献及档案研究提供了更为方便简易的途径。因此如何运用数字人文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移动机器人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移动机器人导航设计涉及环境感知、即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和路径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作为开发平台,分别从SLAM与路径规划方面对移动机器人导航进行研究。在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