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胆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归纳总结徐荣谦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继承、研究老专家诊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观点与宝贵技术。方法:使用自己设计的临床病例观察表对徐荣谦教授特需门诊中56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初诊信息进行收集。收集的内容包括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就诊日期;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家庭状况调查;胎产史、既往史;始发情况:发病年龄、诱因、始发症状。就诊时病情:就诊时病程、主要症状及引起症状加重或减轻的因素;就诊时次要症状;就诊时面色、舌象、脉象;中医辨证论治。通过描述性的统计方法,主要对患者性别及发病年龄、性格、生活习惯、家庭情况、胎产、既往、诱发因素、始发症状、就诊时主要症状、加重减轻因素、次要症状、体征、病位出现的频次、频率进行排序,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病位与用药的关联性进行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这种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通过对统计结果的讨论分析,总结徐荣谦教授的临床经验。结果:56例病人中,男性46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4.6:1,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患儿。发病年龄以5~7岁最多,38例,占67.85%。在对56例患儿的性格特点进行调查中发现,胆小与急躁为比较明显的性格特点。其中有44例存在性格胆小的情况,40例存在急躁的特点。绝大部分患儿看电视、电脑的时间偏长,人数占73.21%。其次近一半的患儿喜食膨化食品。约32.14%及26.78%的患儿有破坏家里东西及兴趣狭窄的生活习惯。56例患儿中家庭环境仍以和睦为多,但超过半数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管束严格。在针对母孕年纪及孕期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抽动症患儿的母亲怀孕时年纪偏大,且近半数在孕期出现过精神紧张甚至焦虑等情况。诱发因素上,惊吓导致抽动症所占比例最高,为69.64%。另外打骂、呵斥以及压力大也是引起患儿抽动的因素,分别占30.35%和25.00%。抽动症患儿通常以运动性抽动为首发症状,且以头面部运动型抽动为主。本组患儿以眨眼为主要始发症状占到了73.21%,其次是头颈抽动占35.71%。以发声性抽动为首发症状的占25.00%。患儿就诊时症状表现及程度较始发时有所加重。其中眨眼的比例上升至89.28%,四肢躯干抽动及发声性抽动的发作明显增加。有6例患儿出现秽语的症状。紧张、激动、压力大、感冒为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心情放松或愉悦、睡觉时症状就明显减轻。对患儿就诊时的次要症状进行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为睡眠障碍有26例,其次是夜汗多、心烦焦虑、手脚心热、食欲不振、学习困难、感冒次数多、强迫症状、活动后汗多、大便干、遗尿、大便时干时稀、脘腹胀满、乏力、自控能力差多动。中医诊察方面,抽动症患儿的面色以泛青为特点,舌象多红舌苔多腻,脉象上多弦、滑。从病位分布上看,五脏之中,以肝的功能失调为主,但可涉及心、脾、肺、肾各脏。本病发生一般与两脏及两脏以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较少涉及单一脏腑。对病位在心肝的患儿进行四诊之象的统计,发现该类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夜寐不实的情况出现,并且抽动发作较其他类患儿更为频繁、剧烈,常伴有心烦、夜汗多的情况。舌象以舌红或舌尖红为主。舌苔以薄为主,部分患儿有剥脱。脉象弦数或弦细。对病位在肝脾的患儿进行四诊之象的统计,发现病位在肝脾的患儿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抽动特点为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时干时稀,且有脘腹胀满的情况。望其面色青黄为主。舌色多红,苔多腻,脉象弦滑或滑数。对病位在肝肺的患儿进行四诊之象的统计,发现病位在肝肺的患儿抽动以面部症状为主,扭鼻、清嗓动作较多,且时有秽语,活动后汗出多,乏力。该类患儿抽动症状的加重与反复感冒关系密切。对病位在肝肾的患者进行四诊之象的统计,发现遗尿及自控能力差、身形瘦小为病位涉及肾脏的主要辨证要点。该类患儿脉象偏细。在全部56张初诊处方当中,使用中药数量达92种,使用频率前20的分别是茯神/茯苓、炙甘草、钩藤、麸炒枳实、竹茹、陈皮、白芍、煅牡蛎、清半夏、乌梢蛇/蕲蛇、蜈蚣、全蝎、炒枣仁、黄连、生/煅磁石、生龙骨、黄芩、柴胡、蕤仁、珍珠母。病位在心肝的常用药物依次为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陈皮、钩藤、清半夏、白芍、煅牡蛎、炒枣仁、乌梢蛇/蕲蛇、蜈蚣、生/煅磁石、黄连、全蝎、炒栀子、淡豆豉、珍珠母、生龙骨、蕤仁。其中炒枣仁、黄连、炒栀子、淡豆豉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它们在病位非心肝时的使用频率,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在肝脾的常用药物依次为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陈皮、钩藤、白芍、煅牡蛎、炒白术、防风、乌梢蛇/蕲蛇、炒三芽、柴胡、黄芩、清半夏、蜈蚣、全蝎、天麻、黄连、生/煅磁石。其中炒白术、防风、炒三芽、天麻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它们在病位非肝脾时的使用频率,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病位在肝肺的常用药物依次为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陈皮、钩藤、清半夏、白芍、煅牡蛎、炒僵蚕、蝉衣、乌梢蛇/蕲蛇、柴胡、黄芩、桑叶、蕤仁、蜈蚣、全蝎、菊花、黄芪。其中炒僵蚕、蝉衣、黄芩、柴胡、桑叶、野菊花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它们在病位非肝肺时的使用频率,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在肝肾的常用药物依次为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陈皮、钩藤、清半夏、白芍、煅牡蛎、乌梢蛇/蕲蛇、蜈蚣、全蝎、远志、蔓荆子、藁本、益智仁、桑螵蛸、天麻、石斛、三七。其中远志、蔓荆子、藁本、益智仁、桑螵蛸、石斛、三七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它们在病位非肝肾时的使用频率,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阐明了徐荣谦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基本观点——胆气受损为本,可波及五脏。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与受到惊吓关系密切,许多患儿具有胆小、性情急躁的特点。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针对行为改变而用药,并不十分契合,应以调神为主。在治疗上以温胆汤为基础方,配合各类祛风调肝药。常用中药有茯神/茯苓、炙甘草、钩藤、麸炒枳实、竹茹、陈皮、白芍、煅牡蛎、清半夏、乌梢蛇/蕲蛇、蜈蚣、全蝎、炒枣仁、黄连、生/煅磁石、生龙骨、黄芩、柴胡、蕤仁、珍珠母。根据波及脏腑的不同针对用药。如波及心时炒枣仁、黄连、炒栀子、淡豆豉的使用频率较高。波及脾时炒白术、防风、炒三芽、天麻的使用频率较高。波及肺时炒僵蚕、蝉衣、黄芩、柴胡、桑叶、野菊花的使用频率较高。波及肾时远志、蔓荆子、藁本、益智仁、桑螵蛸、石斛、三七的使用频率较高。
其他文献
<正> 在罗贯中之前,表现三国时期人物与其故事的戏剧久已盛传。罗氏以前与他那个时代的许多三国戏,便成为《三国志演义》创作取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我们今天却还可以从大量三
保证大练兵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毫不松懈、持之以恒地把大练兵活动推向深入,必须坚持以提高"四个能力"统领大练兵,深
目的探讨应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14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采用解水流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的方法,求出抽水蓄能电站八种工况下调压室的水位波动曲线,通过Math-CAD解常微分方程组,得出调压室的最高和最低涌浪,进而确定调压室的建设规
研究目的:通过对300例湿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病历分析,总结湿疹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辨证分型,并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规律,为湿疹的中医药治疗思路的拓展提供依据,为湿疹
研究背景:随着现今睡眠医学的新兴与发展,人类对于睡眠的认知已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和脑力的恢复和休整,睡眠障碍在多种慢病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被揭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流
1目的以朱仁康治疗皮肤病的医案为切入点,应用Weka(Waikato Environment for Knowledge Analysis)软件对其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探讨朱仁康从风论治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本共识及其应用。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家意识、功利意识、理性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汽车数量越来越多。汽车数量的增长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随之而来的增加了静态交通问题。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土地稀缺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之间
从氧枪喷头参数设计、底吹供气系统优化、钢包加盖、纳米包衬、动态脱氧、分段式自动控制模型等方面介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对转炉冶炼带来的效率、成本等方面的影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