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的体内血管化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 (PET-CT)及流式细胞仪研究重组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体骨复合骨(新型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行兔腰椎融合术后,不同时间点融合骨组织再血管化程度及成骨活性的变化。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在每只兔的L4、L5横突间行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各组分别植入rhBMP-2/异体骨复合骨条,自体髂骨条以及单纯异体髂骨条,每组于术后第2周、4周、6周行PET-CT显像检测植骨区标准摄取值(SUV值)及流式细胞仪对植骨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计数,对比分析各组植骨区摄取值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ET-CT结果示:在2周、4周、6周时,复合骨组及自体骨组局部SUV值与异体骨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周、6周时复合骨组局部SUV值优于自体骨组(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复合骨组和自体骨组均在4周、6周时局部SUV值高于2周时(P<0.05),4周和6周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体骨组虽然均数也是4周时最高,但三个时间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示:术后2、4、6周,三组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骨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量高于异体骨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6周复合骨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量高于自体骨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复合骨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量与自体骨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兔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中,PET-CT检测及血管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计数显示:rhBMP-2/异体骨复合骨促进骨形成以及改善局部血供的效应不仅优于异体骨而且不低于作为金标准的自体骨,可作为替代自体骨的理想材料。
其他文献
混凝土是当今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泛建筑材料之一。在恶劣的环境下,混凝土长期遭受腐蚀介质的作用,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的裂化、耐久性降低而提前发生破坏。对于土木工程来讲,改善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DM)动物模型并植入钛合金棒作为假体以及植入钛合金假体后再建立DM动物模型,测量动物体内血糖水平并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硬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学观察假体周
涉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外科手术一向被认为是外科领域的极大挑战,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使用人工血管置换病变累及部分的开放式手术是主动脉弓病变的标准外科治疗.复杂
对近10年来国内休闲游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采用关键词频率分析方法,分析了目前国内休闲与游憩研究的特点,对国内休闲与游憩将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讨在扩张皮瓣转移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是否发挥负性作用从而影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1实验动物以24只2月龄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体重1-1.5kg,由中国医学科学
现代化工业应用的背景下,对钢丝制品高性能低成本化要求越来越高。而钢丝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增大拉丝变形应变量的方法实现了钢丝的高强度化,并且随着钢丝拉拔技术的进
本文是围绕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床结构动态优化创新设计CAE关键技术研究”和江苏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架桥式高速五坐标龙门加工中心动态优化设计”两个课题
目的:全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用于治疗髋部骨折、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肿瘤等,每年接受该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巨大。患者通过手术能够恢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投入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等比、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成都市46所二级甲等综合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单纯骨折时和缺血合并骨折时的表达情况,揭示TrkA的表达变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骨折时缺血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主要是营养物质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