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成熟的油藏描述技术引入新区油气勘探早期阶段,针对涠洲11-4N油藏的地质特点和测试成果,综合应用各种勘探开发资料,以石油地质学、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油藏工程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等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对涠洲11-4N流一段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开发模式。论文在涠西南凹陷构造形成和演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钻井等资料对该区流一段油藏进行了构造精细研究,建立了三维精细构造模型,编制了各小层的三维构造图,搞清了区内构造的分布特征和断层的发育分布规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芯观察、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分析,进行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认为该区主要是扇三角洲相带,沉积微相主要有辫状主河道、河道侧翼相、分支河道相、近端前缘砂、远端前缘砂等。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骨架剖面对比的基础上,将流一段层系划分为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8个小层,为储层的精细描述奠定了基础。分析研究区成岩作用,利用岩心观察、薄片、粒度、常规物性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严重影响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度有很大贡献,云母等碎屑矿物的蚀变作用使非均质性加强,孔隙结构复杂,储集性能降低。应用沉积、测井、地震反演方法建立小层属性确定性模型,在建立了储层原型模型后,优选随机模拟方法对储层进行随机模拟,建立储层预测模型和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合理开发本区油藏的层系划分,井网、井距,开发方式和注水时机以及注水量及合理的开发方案部署,对下一步油藏开发效果,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同类油藏的开发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