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小型高精度交流伺服转台的研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利用和控制空间成为各军事强国努力抢占的战略制高点。伺服转台作为空间飞行器探测和跟踪目标的重要载体,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空间用电动伺服转台的驱动元件和测角元件一般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和旋转变压器,但由于两者存在的缺点,伺服转台的各方面性能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研制一款基于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和磁电编码器的交流伺服转台,以使其更好的适应空间要求。首先,本文针对空间伺服转台小型化和高精度的要求,对转台的总体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根据转台的载荷和尺寸要求,合理选择了其结构形式,并合理设计了双电机齿轮传动的间接驱动方案,解决了齿轮传动过程中存在的啮合间隙问题,提高了转台传动的平稳性;此外,针对转台较高测角精度的要求,设计了三圈磁钢组合式的磁电编码器结构,并借助JAMG-Designer电磁仿真分析软件验证了磁钢设计的可行性。其次,本文对转台用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展开了详细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其中电机的机械结构设计从转子形式的选择、槽极配合方案的确定、绕组匝数和线径的设计以及各部分材料的选择等几方面展开,设计出了符合转台技术要求的小型化电机;然后利用JAMG软件对所设计的电机进行了电磁仿真分析,从反电动势波形、力矩波动特性、磁密特性和铁耗分析等几方面论证了电机设计的合理性。之后,本文进行了转台系统伺服控制器的硬件设计。针对所设计转台的双电机传动链结构,确定了双电机控制的主控板设计方案,并从主从CPU电路、驱动逆变电路、反馈电路和电源电路等几方面详细说明了主控板原理图的设计;针对所设计编码器的三圈磁钢组合式信号发生机构,合理设计了其单对极霍尔板和多对极霍尔板。最后,本文对转台系统的软件程序进行了开发,并展开了相关验证实验。一方面,完善了组合式磁电编码器的标定和工作程序,并通过替代实验初步验证了标定后的组合式磁电编码器的精度可达到转台所要求的测角精度;另一方面,针对转台双电机传动链和电机双控板的结构,设计了双电机传动链控制策略,并开发了双电机伺服控制程序,在调试好电机的电流环和速度环的基础上,实验验证了双电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在役的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运行大都超过20年,大多数反应器面临残余应力衰减及剩余寿命需要精确评估的现实课题,因此,研究自增强超高压反应管在疲劳载荷下残余应力衰
期刊
实时、可靠的道路识别是智能车辆研究的一个关键技术,在车辆自主导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道路的多样性和外界环境的复杂性,如何实时、准确的对道路进行识别是目前道路识别
电厂汽轮机是日常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面对高温、高压环境,还要提供稳定、安全的功能输出,以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随着电网容量的扩大、电力行业
森林资源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一种资源。近年来,森林火灾频频发生,对人们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因此,预防森林火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逐渐的被人们所接
伴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电网项目也逐步得到了有效的完善,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支持和极大的便利.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
无定向条件附合导线也称单导线或自由导线,其构成是导线两端各有一个不通视的已知点,中间有几个待定点的导线.由于导线测量时角度观测和边长测量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也就产生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的需要,机器人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完成简单的作业任务,同时还需要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灵活性、稳定性、安全性等特性。本文对机械臂的研究的
目的探讨槐定碱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1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百分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
国家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优化人口架构,提供义务教育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同等教育,在此基础上,国家与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探究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的人才。数学作为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