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氧硫杂冠醚类红光/近红外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质探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8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是危害极其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元素汞可以随着食物链发生富集作用,由于人体内不能直接代谢汞,因此汞会在人体中累积,最终可能导致多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比如血液中的金属汞进入脑组织后,会氧化成汞离子,在脑组织中积累,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此外,汞离子转移到肾脏后,也会对肾脏造成影响,出现肾病综合征等症状,因此快速识别环境及生物体中的汞离子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采用一种高效简便的化学方法—荧光探针法实现了对汞离子的准确响应,本文将一种带有氧硫杂原子的N-苯基15冠醚(NTO)作为汞离子识别基团,设计出了一类新型红光/近红外汞离子荧光探针,主要内容如下:1.简述了汞离子的危害和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总结了荧光探针法的优势,按照与汞离子结合后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概述汞离子探针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的本文的研究内容。2.以N,N-二羟乙基苯胺、三溴化磷、2,2’-(1,2-乙二基双氧代)双乙硫醇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带有氧硫杂原子的N-苯基15冠醚(NTO)作为汞离子识别基团,并将其与(3,5,5-三甲基环己-2-烯亚基)丙二腈荧光团连接制备了 MNC汞离子荧光探针,借助NMR、ESI-MS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分析仪,荧光光谱仪对其汞离子响应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探针MNC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分别位于520 nm和672 nm处,加入Hg2+后,溶液由红色转变为黄色。此外,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明显改变,最大吸收波长从520nm处蓝移至400 nm处。在荧光光谱中,673 nm处的荧光发射峰明显减弱。经计算,MNC与Hg2+的结合常数为1.6×105 M-1,检出限为8.33×10-5 mol/L。此外,MNC已经成功的用于生物样本、活体斑马鱼及细胞中Hg2+的检测。3.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将NTO与氟硼二吡咯(BODIPY)荧光团连接,并通过延长共轭结构将其紫外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拓展至近红外区域,制备了NTO-BDP近红外Hg2+荧光探针,借助NMR、ESI-MS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分析仪,荧光光谱仪对Hg2+响应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探针NTO-BDP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分别位于750 nm和809 nm处,加入Hg2+后,溶液由墨绿色转变为青色。此外,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明显改变,最大吸收波长从750处蓝移至670 nm处。在荧光光谱中,809 nm处的荧光发射峰明显增强。经计算,NTO-BDP与Hg2+的结合常数和检出限分别为ka=6.4×104和2.66×10-4 mol/L。同样,NTO-BDP也可用于生物样本及细胞中的Hg2+检测。
其他文献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导电性能测试、金相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仪、带有能谱仪和背散射电子探测装置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三维原子探针分析技术等手段,研究了 C
西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室内热舒适要求变高,该地区冬天寒冷需要供暖,而夏天凉爽不需要制冷,因此建筑采暖能耗和碳排放也会随之越来越高。增加的碳排放会加剧日益严重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是目前广泛用于研究结构的抗冲击性和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行为的经典实验方法之一。本文采用SHPB实验方法对玻璃钢纤维薄壁管(GFRP管)和柔性基PDMS进行冲击压缩实验,分别从结构和材料的角度对GFRP管的抗冲击性能和高应变率下柔性基PDMS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分析。本文采用SHPB实验,研究了GFRP管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冲击性能,探讨了GFRP管的截面形
有机染料废水污染以及铬(Cr)离子污染是21世纪环境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罗丹明B(RhB)在纺织工业中广泛用为有机染料,会造成富营养化以及对水生生物的扰动。铬(Cr)被广泛用于工业生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由于自身优异的发光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白光LED、太阳能电池以及激光领域,但是其稳定性差的特点阻碍了实际应用。目前研究者们通过将钙钛矿量子点与无机玻璃
地球静止轨道(GEO)是赤道上空距地面35786km的圆形轨道,它是人类在太空领域独有的一条特殊轨道,是极其珍贵而稀缺的轨道资源。由于该轨道上的空间目标距离远,目前对其监测主
储热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转换效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太阳能热利用、电力削峰填谷、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等方面,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诸多优势,其中廉价易得
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手性单膦配体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化学家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手性单膦配体被合成出来,其中Ming-Phos和Xu-Phos两种亚磺酰胺型手性单膦
本文利用植物中药HC提取物和DNS,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经过前处理后的亚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从而制得具有良好的抗菌、防霉功能,明显改善的防紫外线功能的改性亚麻纤维。首先,通
生物滴滤法除氨时,进气中的氧气会抑制厌氧反硝化作用,易导致营养液中硝酸盐累积,不能真正实现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本研究基于好氧反硝化理论,分别从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