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好氧反硝化的生物滴滤塔除氨机制及微生物学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滴滤法除氨时,进气中的氧气会抑制厌氧反硝化作用,易导致营养液中硝酸盐累积,不能真正实现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本研究基于好氧反硝化理论,分别从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滴滤塔除氨性能评价和好氧反硝化菌生物强化除氨生物滴滤塔两个方面开展了好氧反硝化应用于生物法除氨的试验研究。首先,针对畜禽养殖饲舍等场所产生的低浓度含NH3模拟废气,以传统生物滴滤塔为对照,开展了 SND生物滴滤塔净化含氨废气的试验研究,通过监测进出气NH3浓度、营养液“三氮”浓度,并结合16S rRNA技术分析微生物种群结构,探明SND生物滴滤塔高效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然后,以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poae NL-4为菌源,以对照生物滴滤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生物滴滤塔生物强化前后NH3去除效率和营养液中“三氮”变化规律,研究了好氧反硝化菌生物强化对短期闲置后生物滴滤塔再启动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运行条件下,SND生物滴滤塔A 比对照生物滴滤塔B挂膜启动速度快,NH3去除效率可达95%以上,且营养液中NH4+-N和NO3--N浓度均显著低于生物滴滤塔B(p<0.05)。运行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SND生物滴滤塔A的长期运行性能优于对照生物滴滤塔B。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对比分析两个生物滴滤塔进、出气NH3和N2O浓度,以及营养液中NH4+-N、NO3--N、NO2--N和TOC浓度,SND生物滴滤塔A 比对照生物滴滤塔具有更高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2)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生物滴滤塔B,SND生物滴滤塔A的微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度较高,除此之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SND生物滴滤塔中所占比例大,推测这是其具有较高脱氮能力的原因之一。(3)短期闲置会影响对照生物滴滤塔B的除氨性能,尤其是营养液中的NH4+-N、NO3--N和NO2--N浓度均高于闲置前。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poae NL-4生物强化能够提高生物滴滤塔B的NH3去除效率,且营养液中NH4+-N、NO3--N和NO2--N累积浓度降低,由强化前的18 mg·L-1、175 mg·L-1和100 mg·L-1分别降低至1 mg·L-1、31 mg·L-1和3 mg·L-1。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poae NL-4生物强化后的生物滴滤塔具有相对较高的N2O排放,N2O生成量约占NH3去除量的5.32%。(4)采用乙炔抑制法探明了生物强化后生物滴滤塔的N2O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反硝化作用是N2O的主要产生过程,而硝化作用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则表现为削弱过程。综上,本研究探讨了 SND生物滴滤塔与传统生物滴滤塔挂膜启动性能,探明了SND生物滴滤塔高效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通过对比分析生物滴滤塔生物强化前后NH3去除效率和营养液中“三氮”变化规律,揭示了好氧反硝化菌生物强化对短期闲置后生物滴滤塔再启动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在没有系统过程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复杂系统的精确输出,基于系统辨识理论开展了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的研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导电性能测试、金相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仪、带有能谱仪和背散射电子探测装置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三维原子探针分析技术等手段,研究了 C
西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室内热舒适要求变高,该地区冬天寒冷需要供暖,而夏天凉爽不需要制冷,因此建筑采暖能耗和碳排放也会随之越来越高。增加的碳排放会加剧日益严重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是目前广泛用于研究结构的抗冲击性和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行为的经典实验方法之一。本文采用SHPB实验方法对玻璃钢纤维薄壁管(GFRP管)和柔性基PDMS进行冲击压缩实验,分别从结构和材料的角度对GFRP管的抗冲击性能和高应变率下柔性基PDMS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分析。本文采用SHPB实验,研究了GFRP管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冲击性能,探讨了GFRP管的截面形
有机染料废水污染以及铬(Cr)离子污染是21世纪环境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罗丹明B(RhB)在纺织工业中广泛用为有机染料,会造成富营养化以及对水生生物的扰动。铬(Cr)被广泛用于工业生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由于自身优异的发光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白光LED、太阳能电池以及激光领域,但是其稳定性差的特点阻碍了实际应用。目前研究者们通过将钙钛矿量子点与无机玻璃
地球静止轨道(GEO)是赤道上空距地面35786km的圆形轨道,它是人类在太空领域独有的一条特殊轨道,是极其珍贵而稀缺的轨道资源。由于该轨道上的空间目标距离远,目前对其监测主
储热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转换效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太阳能热利用、电力削峰填谷、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等方面,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诸多优势,其中廉价易得
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手性单膦配体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化学家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手性单膦配体被合成出来,其中Ming-Phos和Xu-Phos两种亚磺酰胺型手性单膦
本文利用植物中药HC提取物和DNS,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经过前处理后的亚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从而制得具有良好的抗菌、防霉功能,明显改善的防紫外线功能的改性亚麻纤维。首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