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后术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在临床中如何选择内分泌治疗药物,减少其相关的血脂代谢异常的不良反应,更进一步预防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系统共搜集了2009年1月1日-2015年12年31日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04例。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行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方式。内分泌治疗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进行,选取的内分泌药物为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AI):来曲唑和阿那曲唑,至少完成3年。分析其术前、用药前、用药第1年、用药第2年、用药第3年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甘油酸酯(TG)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既往高脂血症的患者应用AI类后血脂变化情况;并分析应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两组间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1.来曲唑组: 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17.3%,LDL-C:在用药期间均较术前基线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用药第3年达到高峰,升高了2.40%;TC:用药期间均较术前基线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HDL-C较术前基线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用药第3年下降更为显著,降低了12.69%;TG: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均较术前基线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用药第3年显著,升高了10.26%。 2.阿那曲唑组: LDL-C和TC: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均较术前基线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用药第3年升高最为明显,分别升高了4.56%和2.07%;HDL-C:用药期间均较术前基线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均较术前基线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用药第3年达到高峰,下降了10.30%。 3.服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 LDL-C及TC:阿那曲唑组用药期间均较来曲唑组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阿那曲唑组用药期间均较来曲唑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第3年升高明显,升高了14.53%;TG:阿那曲唑组用药期间均较来曲唑组TG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用药第3年明显,降低了13.95%。 4.既往高脂血症的患者服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 术后服用3年的来曲唑和阿那曲唑血脂无明显的变化,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1.长期服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可引起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异常,但二者对不同脂质代谢影响不同; 2.长期服用阿那曲唑对患者部分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小于来曲唑。